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52章会响的储油罐(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就听到徐亮在巷子里呼喊我的声音了,他这是有多心慌啊。

这下好,连问今天几号都省了。

梳洗完吃过早饭,太阳早就挂在天上了,我从那对杂物里面将布包拿出来,打开后门来到院子里面,将布包正对着太阳解开。

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缕淡淡的黑气腾起,很快就消失了。

果然,佛像馆的木楼有大问题,镇上的怪事肯定和木楼有关,只是不知道坍塌后掉出来的那些东西被运到什么地方去了,要不然可以仔细的调查一下。

现在要是有灵处部的身份该多好啊,可惜啊,灵处部虽然存在了那么久,可二十多年前的钟老并不认识我啊,看来得想其他办法了。

我本想挖个坑将这三块大木屑埋了的,不过想了想全扔房顶上了,就让太阳来净化你们吧。

回去和外婆打了个招呼,就被等了半天的徐亮拖了出去,这货是个篮球狂热分子,早就等不及了。

我们在往粮食站走的路上,我看到了骑着自行车的肖浜他爸,话说肖浜小学并不在阳光镇读的,都是后来才转过来,原因貌似就是他爸在这边学校教音乐,想多盯着他一些。

粮食站的大门口有一片很大的空地,是给上粮的农民准备的,每年到了上粮的时候,挑担子的,推板车的,还有开拖拉机的,各种都有,而粮食站的大门又开在两条路的交叉口,即使这样,还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我老远就看到曾行已经等在粮食站外面的空地上了,和他一起的还有隔壁班的同学韦佟,看到他的时候我就秒懂我们怎么进去了。

韦佟他爸就在粮食站里面工作,带几个同学进去,说是回家还是没问题的,这种特殊待遇以前一度让我们恨得牙痒痒,徐亮就经常抱怨都是粮食站的员工,为什么他表哥家在佛像馆里而不是在粮食站里面。

跟着韦佟进了粮食站的大门,我们一直走了有十分钟才走到最后面,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了,但二十年前的粮食站给我的感觉还是那么阴森,偌大的地方很难得看到几个人。

前后左右全都是一座座巨大的粮食仓库,白色的墙壁黑色的顶盖,蓝色的大门盖着塑料膜合在一起,上面的窗户也是如此。

这些仓库在粮食堆到一定程度后,会用塑料膜覆盖大门后关闭,然后再用上仓机从窗户将仓库填满,最后再灌入氮气封存,避免虫鼠等害虫糟蹋粮食。

封闭好的粮食仓库可以管很久,只是每天定时派人来检查一下就行了,所以在仓库间行走,不但感觉自己非常渺小,还有一种莫名的害怕,特别是到了黄昏的时候。

粮食站的门口有两栋办公楼,然后是一座地磅,接着是一个像厂房一样的地方,再往里才是大片的仓库,最后是活动的空地和修建的住房。

我们在粮食站愉快的打了半天篮球,中午在曾行家吃的午饭,不过今天不用上学,吃过午饭后我们又跑出来玩了,谁还睡午觉啊。

中午太阳当头,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了,不过今天的温度不低,所以韦佟提议带我们在粮食站里面好好玩玩,他家就在这里,所以边边角角什么都跑遍了,对于没怎么进来过的徐亮来说,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说实话,我将粮食站逛遍也是初中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粮食站改建过,新修了四座仓库,然后拆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规整了许多,对于此刻它的样貌,我还是蛮有兴趣的。

在韦佟的带领下,我们绕着这些大仓库玩,仓库周围是排水沟,两个仓库之间的距离有二十多米宽,再加上长度足够,踢足球都能勉强够了,当然这是对小朋友来说。

我们一路从后面的空地玩到了前面的厂房里,说是厂房,其实就是几十根铁柱撑起块巨大顶盖而已,下面进行存粮前的操作,比如脱壳筛选等等。

也有许多机械的停放在这里,除了鼓风机、上仓机以外,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在厂房的旁边,有两个硕大的储油罐,里面装的可不是什么汽油,而是菜籽油,直径大约七八米,高度足有十来米的两个大罐子,全都是菜籽油。

这个储油罐周围单独修了围墙给圈起来的,我从来没有进去过,不知道今天算不算运气好,铁门竟然没锁。

包括韦佟在内,所有人都不知道里面啥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不会放过进去一探究竟的机会。

这个大罐子也不知道用什么金属做的,用手敲上去很厚实,储油罐下面有个一米左右的石阶垫起来,离地一米五左右有向下的大龙头和方向盘一样的开关,让这个大罐子看起来和泡酒用的玻璃瓶子一个样。

周围堆放着很多油桶,估计是用来运油的,有些已经灌满了,有些盖子开着里面还是空的,不过有少量的油残留在里面。

这里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储油罐露天周围都建了房顶,里面黑黢黢的,我们逛了一圈没啥好玩的就准备离开,可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储油罐突然传来了轻微的敲打声。

我们四人愣了一下,同时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