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72章(1 / 2)

加入书签

一边是影后,一边是金主塞进来的人,制片人怂了:“我的小祖宗诶,怎么让你演啊?年纪都摆在那里。”

杜秀雅想当然地说:“改剧本就好了。”

制片、导演:“……”

介于她是吴老板的情妇,制片人好说歹说才把人哄好。

杜秀雅狠狠瞪着唐丽华,如果不是唐丽华的表演做对比,她在这个剧组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熬。

-

剧组的事不太顺利,海蓊那边查到的消息也已经发了过来。

小海:[四五十年前的事,以报纸刊登居多,因此目前在网上只能查到只言片语。白竹恩那个年代,虽然有了网络,但不发达,电子资料也没多少,最多的资料,是与你母亲的绯闻]

[至于白赊月所处的年代,网络发达,他的报道很多,但有关他私事方面的,很少]

姜宁:[知道了,辛苦。]

点开海蓊发来的资料,头一个页面就是白赊月和他前妻的结婚信息。他与新娘对视着,正在交换戒指。

这条新闻,网上还能查到。

第二篇消息,是有个记者以化名的方式撰写的白竹恩,也就是白老爷子。

说他当年最不被他爸看好,因此发配去了海外,打理在美国刚刚起步的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其父去世,白竹恩回到香江参加丧礼,几个儿子之间已经暗流涌动,夺产也正式拉开帷幕。

那个时候白赊月已经出生,为什么不让孙子参加祖父的葬礼,该篇文章推测,就是因为遗产争夺过程中可能伤及无辜,因此白竹恩只身前来。

不管在生意头脑、处事手段还是笼络人心方面,白竹恩都比他那几个兄弟厉害,几年之后,他成为白家最有话语权的人,在站稳脚跟之后,他才把妻儿从海对岸接回来。

不过当年回来的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对外宣称的养女。对于他在海外的妻子,外界猜测应该已经去世,毕竟这么些年,白家人从未对外提起过。

第三篇信息,是个报纸截图,画面非常模糊,时间显示1965年,刊登白老爷子的父亲被请去警局喝茶的消息。报道上说,他很快被放出来,因为某地饥荒,需要他联合当地富豪捐款。那是个普遍落后的年代,白赊月的爷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还有一些零星的资料,只能片面地证明白赊月的爷爷背景不单纯,白赊月的父亲有手段,其他的,好似与白赊月无关。

就是啊,上两辈做的事情,与他有什么关系。

白赊月身上奇怪的点,就是他不爱过生日、他的前妻以及他的孩子,不爱过生日是习惯,后面两项是他的私事,要知晓那么清楚做什么?

这么一想,姜宁好像想通了,谁还不有点不想对人言的秘密了。而且他说过,等他想说的时候,会第一个说给自己听。

他不会骗人。

海蓊又发来一张图片,截图的是白赊月和他前妻交换戒指的照片。

小海:[看见了吗?她少了一根手指,不是小指,是食指]

虽然戴着手套,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食指那里空空如也。

除了天生残疾,娇生惯养的白小姐怎么会受这种伤?

柏哥说的,白小姐受到的伤害指的是这件事吗?

姜宁突然想起一件事,问海蓊:[白家一家三代,有没有改过姓?]

海蓊:[资料显示,从白赊月爷爷那一代,就姓白]

姜宁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白赊月怎么会说自己曾经姓沈?

会是与自己一样,跟母亲姓吗?

应华清当年主动提出姜宁跟随母亲姓,现在想来不是有多爱母亲,而是多讨厌自己。

白老爷子这么培养白赊月,又把手头的权利都交给他,怎么看他都很爱这个儿子,所以他为什么小时候不随父姓?

[有没有任何关于白赊月母亲的消息?]

海蓊:[连叫什么都不知道,且年代久远又身处国外,白家父子也从未提及,因此无从查证]

姜宁:[那你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一个人小时候一个姓名,长大了又是另外一个姓名?]

海蓊:[我小时候叫王小水,我妈的姓加我爸姓的偏旁,我自个儿给自个儿取的,写起来笔画少好写,直到初中只能用身份证上的名字,才换回海蓊这个姓名。]

还有这样的。

兴许白赊月回到国内,作为白老总的儿子,用回白姓比较方便。

海蓊:

[他是你老板,你为什么要查他?他会对你不利?]

[他身上没什么黑料,且有权有势,你别和他作对]

也难怪小海会误会,以前让他查的,除了应华清,都是一些对家。

姜宁:[放心,不是要和他作对,只是想了解他。]

海蓊:[所以真的在一起了?]

姜宁:[?]

海蓊:[那天你送我回家,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