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27章(1 / 2)

加入书签

谈起导师,宋宇驰又一脸幽怨。遇到糟心老板是大概率事件,他跟百分之九十的博士生一样,对掌握生杀大权的导师充满怨愤。

“你们导师没有公司?”边城问,“他没给你们什么就业机会?”

“可别说了,他那个公司,搞了五年了,项目时有时无的,谁知道哪天会倒闭,”宋宇驰说,“还给工作呢,他不拖后腿我就谢天谢地了。之前好不容易拿到一个省级实验室的offer,那边的负责人跟他有利益冲突,他话里话外就不想让我去。”

“事业单位呢?”边城问,“伯父不是想让你进航天一院吗?”

航天一院是研究运载火箭技术的单位,影响着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也是热能系最好的就业单位之一。

“加班出差太多了,”宋宇驰撇了撇嘴,“之前一个师兄去了,一年200天在飞机上,压根没有个人生活,工资也不算高。他警告我了,没有情怀就别去。你看我是那种胸怀天下的人吗?”

边城看了他一眼,说:“是人家不要你吧?”

宋宇驰噎住了,半天才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心痛地说:“上来就问我,怎么连个国奖都没有,太打击人了。”

“明智,”边城说,“招你过去,也不知道是给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还是拖后腿。”

宋宇驰手里的易拉罐莫名其妙瘪了,发出清脆的响声。每次跟边城说话都是考验人性,他凭借惊人的耐心,才勉强抑制住暴力冲动。

“其他所呢?”边城没注意他爆出青筋的手,“之前你不是提了什么706吗?”

706专攻战斗机研发,是歼二十的诞生地,对宋宇驰这样的热血青年来说,就是牛,酷,酷毙了。

宋宇驰的怒火被丧气填满,苦笑了一下:“那边的hr不要太牛,之前双选会,就他们那排一长队。好不容易到我了,hr看了一眼简历,就嫌弃我方向不对口。哎呀,说实话,我们专业就业,能有几个找到方向对口的?他们也太刁钻了。”

边城没有经过正儿八经的秋招,但也知道情况:“毕竟没有单位愿意从零培养,招博士也是希望进来就能用。”

“我也投过工物院,他们那边就挑明了,说想要钱班的……”顿了顿,宋宇驰解释说,“钱班是钱学森力学班,都是物理竞赛进来的。”

“我知道。”

宋宇驰仰天长叹:“真是不给我们这种冷门小组的博士活路,隔壁新能源那个大组,offer就跟白拿的一样……”

“我的方向才叫冷门,”边城说,“国内研究代数几何纯理论的很少,跟微分几何比势单力薄。”

妈的,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宋宇驰气愤地说:“你跟我一样吗?你是海外优青,再过几年说不定就长江了……”

要想在理工的学术领域出头,靠的就是头顶的帽子。帽子分几个层级,首先是小四青:青拔、优青、青年长江、海外优青;再往上是长江、杰青;最后是终极殿堂——两院院士。

青椒们一般从小四青拼起,一层层往上升,跟升级打怪的模式差不多。

有了长江的帽子,全国高校畅通无阻,哪怕立刻躺平,今后的人生也风雨无阻,吃喝不愁。

“我要是有你做导师就好了,”宋宇驰向往地说,“那我肯定往死了舔你,巴结你。”

升级也靠带,比如宋宇驰的隔壁组,大老板争气,评了长江,转年小老板就上优青了。去年一个院士去世,大老板补缺成了院士,小老板就评上长江了。他们组的学生就不愁就业,有一个师兄成果平平,就因为大老板力保,进了211,让宋宇驰艳羡不已。

“要不我转去数学系吧,”宋宇驰满眼期待地看着边城,“等着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别来,”边城说,“你的数学水平连保送的那些高中生都比不过。”

宋宇驰手里的易拉罐彻底报废了。他就不知道人怎么能无情到如此地步,对延毕的发小毫无怜悯之情。

“你说句话安慰我会死吗?”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边城静静地看着他,过了半晌,忽然深吸一口气,说:“我知道了。”

这人什么时候说了就听?冷血动物转性,宋宇驰难以相信。

然后边城开口,话语里满是突然领悟的兴奋:“一般性环面交叉deligne—uford堆栈y上,无处消失的截面集合与gtc结构兼容的对数结构的同构类集合之间,存在一个规范的双射关系。”

宋宇驰呆滞一瞬,差点跳了起来:“草!你他妈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那就提供了一个新方法,来处理deligne-uford堆栈的对数结构,”边城语气激动,“这样简化了对数结构的构建过程,研究相关的奇点问题也有新工具了。”

宋宇驰的牙快磨碎了。“我不应该泼水的,”他说,“我该把热油倒在你脑壳里。你个没教养的混蛋!”

边城沉浸在思路捋顺的舒畅中,根本不搭理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