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2章(1 / 2)

加入书签

闻笛叹息一声,为疯子也有道德底线感到惋惜。

然后蒋南泽又扔了一个重磅炸弹:“哦,对,他马上要回国了。”

这其中的隐含意味不言而喻,闻笛冷笑一声:“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的新公司就在中关村,”蒋南泽说,“他还问起你了。”

闻笛翻了个白眼:“他又想怎么样?”

“他很惦记你,问我你现在过得怎么样,”蒋南泽说,“还说想找你谈谈。”

闻笛坐起身,冷笑一声,伸手把耳机扣紧了一点。

“你转告他,”闻笛说,“哪一天他破产了,就来找我,让我高兴高兴。否则就给我滚远点,越远越好。”

“哦,那可能有点迟了,”蒋南泽说,“他已经知道你的地址了。”

“什么?”闻笛住在教师公寓并不合规,所以压根没告诉几个人,何文轩怎么会知道!

“我上次不是给你寄包裹吗?他来的时候,快递放在门口,他刚好看见了,”蒋南泽说,“就提醒你一下。”

电话随即挂断了,明显是对面心虚,怕闻笛兴师问罪。闻笛对着黑屏目眦欲裂——行吧,五年的冤债还是找上门来了。

他的美好生活就不能持续五分钟以上吗!

作者有话说:

不能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

接到前男友回国的消息,闻笛心梗了一晚上。睁开眼睛重建光明后,他决定敞开心胸,放过自己。人不能执着于过去,要向前看。如果过去追上来,就扇他一个耳光,弥补自己当年没出成气的悔恨。

再说了,他还有饭局等着呢。念及此处,他在安排奖学金答辩事宜时,露出满足的笑容。

还u盘尚且要开换衣秀,正式午餐就更夸张了。

早上起来,闻笛问于静怡借了某种喷雾固定发型,因为长时间搁置,喷雾已经过期大半年了,但两人都认为凑活能用。闻笛在卫生间里,摆弄了一刻钟的头发。于静怡吃完早饭,晨读结束,还下楼买了卷纸,回来见他还在卫生间,就站在门前敲了敲,对盯着镜子的人说:“别搞了,没用的。”

闻笛对她的态度颇有微词:“我这时候需要的是鼓励。”

于静怡指着窗玻璃:“你听听这声音,外面风这么大,你又骑车,就算用强力胶也是白忙活。”

闻笛拿出手机,点开天气预报,愤愤不平:“专挑今天橙色预警?”

于静怡摇着头走开,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回到卧室关上门,继续和申论挣扎。

闻笛放下手,左右看了看,给自己心理暗示:北京的风眷顾他,会吹出好发型的。

抱着侥幸心理,他骑车到清芬园门口,走上台阶,顺道看了眼一楼外墙的玻璃,登时气绝。前额的碎发根根直立,头顶乱成一个鸟窝,后脑勺的惨况看不到,想必不容乐观。早上的定型喷雾起到了反作用,这会儿按都按不回去了。闻笛本来想用手补救一下,看了眼时间,快来不及了,只得硬着头皮走进食堂。

时值正午,上午第四节已经下课,一楼二楼人满为患,到处都是端着餐盘找座的学生,三楼教工餐厅却人影稀疏,闻笛一眼就找到了门边的教授。为了掩饰仪容不整的心虚,他打招呼的声音过分爽朗:“中午好啊,教授!”

边城看了眼他像是抽象艺术的脑袋,没对他的发型做出评价,也没回答他的问候,起身走向窗口:“拿菜吧。”

闻笛挑了几个不妨碍吃相的素菜,端庄地拿着餐盘,走到窗边坐下,尽量用仪态弥补发型的缺憾。

正常情况下,他吃饭狼吞虎咽,很不雅观——都是高中养成的恶习,午餐时间太短,又有数学小测,逼得人丢弃用餐礼仪——但今天细嚼慢咽,一根长豆吃了三口。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饭,不撑满两个小时,怎么对得起他数月的悸动。

为了不冷场,在饭局前,他特意给蒋南泽发了份问卷星,问题包括关于普林斯顿的方方面面,从校园趣闻,到名人事迹、学校传统,结尾还加了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普林斯顿带给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蒋南泽大骂了他一顿,还是把问卷填了。

素材充足,万事俱备,他相信这次会面一定能留下好印象。

他回忆着蒋南泽的回答,积极打开话题:“教授在黄金之鹰上做过数学运算吗?”

“嗯。”

“听说那里还有专门为奥黛丽赫本开的课?”

“嗯。”

“教授参加过普林斯顿老虎队吗?”

“没。”

当另一个谈话对象只说一个字,对话就如同机关枪一样迅速推进。闻笛两分钟问完了所有问题,无计可施了,只能一边和长豆相互折磨,一边绞尽脑汁想话题。

边城看着他,破天荒地张开嘴,好像要说什么。这可是教授第一次主动开金口,闻笛挺直脊背,就像举手被老师点到的课代表。

然后边城问:“你牙疼?”

闻笛把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