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乡野民生,腰机也很常见。

阮氏失望地叹口气,“她家的水仙不好说话,把那机子当成性命一般看顾。你便是会,也没计,人家不会白白叫咱们使唤的。”村里倒是还有几家打过机子,可惜都不如郑家这台,没必要再去瞧了。

出了这厢,终于不再如之前一般急促。

秦巧得闲走着,一边打量着多年以后的满井村。

满井村人口不多不少,在这附近算得上是中村。

恰落居在河水的中游地段,从村里过,远眺去,是油绿绿的田野。

这时节,若是放在大同府,地里早已开始燃烧秸秆放灰,为来年土壤提前卧上肥。

“咱们村里种的都是占稻子吗?”

阮氏顺着她话音,往远处的田野看去,点点头,神情自带羡慕:“占稻子好,是两季稻。一来耐旱,只要垦荒后种,都能长成,不择地而生。而且熟期要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可惜,咱家以前的五亩地都卖了,若不然”

后边的话没说,倒也不必说了。

左不过是好日子。

阮氏刻意绕着整个村子走了一遭,指点了谁家谁家,又说了日常上山砍柴、取水的地方,心里估摸着出门已有一个时辰,公爹该忙的事情应是忙完了,这才起言回家吧。

走到家门前了,她猛地想起一事,指了指身后半开的门扉,“这家,做死人生意的。寻常你进出,躲着些,公爹五迷三道的,最忌讳这些。”

秦巧记在心里。

想起晨间看到的那只黑猫,了然心说:怪不得要养着黑猫呢,民间老话,常说黑猫通灵,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脏东西,能护主生气。确实是这一家能养的灵牲。

她走后边,关门时恰一抬眼,对面那只黑猫不知何时窜上了屋檐,老母鸡抱窝的姿势,眼神却很有气势,睥睨俯视着自己。

啧挺招人的。

回到院中,哥哥果然还在。

只不过被根绳子拴着,就围着北屋子里外打转,见他们回了,顿时高兴起来,就要往她跟前奔。

秦巧疾走几步,先到跟前,绳子解开,顺势就坐在充作台阶的石头上,“哥,我给你做双草鞋。以后别再光脚跑了,好不好?”

秦丰收连呼三声‘好’应答。

再简陋,一根大头针还是有的。

阮氏看着兄妹两个挤在一处忙活。

南屋子门和先前离开时候一样,还是紧闭着,像是没进过人一般。

但也说不准,早几年,公爹还要脸,偷摸进她屋子翻银子,还顾忌着要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如今缺钱了,明火执仗地抢都不觉得羞愧。

可二娘不一般,若是过早掉出里子,只怕是一分银子都捞不着。

她摸摸腰巾下的银子,想了想,“二娘,你和丰收在家呆着,嫂子上山走一趟,这时节山里常有野菜,吃着不赖。”

秦巧自然不知她是撒谎,叮嘱一句小心些,便继续编着草鞋底子。

她做起这些活计快,再说草鞋又不必像布鞋似的绣花,略微有个厚底子再编上几条拦绳就好。

再怎么说,也是草编织的,没有布鞋来舒适,她想了想,记得自己包袱里有几条素净的帕子,大小裁剪一下,缝在鞋底子上也能好过些。

南屋子还是气闷,味道不好受,索性便敞开门通通风。

她把床里侧的包裹取过,方解开第一层外布,手顿住。

这包裹被人打开过。

包裹两层,外一层是寻常的绕系,但里一层是她自己独有的系扣子手法,她记得给阮氏拿钱后,还特意搭绕了两层扣子。

可眼下,第二层布只有一个扣子,明显和外层一般无二的随意挽上。

包裹解开,倒是没丢什么东西。

因为也没有什么值得人偷的,荷包加银子都随身带着,银票在她裹胸里层缝着,还能感受到一道褶皱。只几件换衣的素净衣衫和一份自证身份的路引文书罢了。

门外的阳光洋洋洒洒地落进来,眼前的光中淡淡的粉尘飞扬。

秦巧深吸一口气,翻出自己要寻的手绢,对着草鞋底子比划。

“妹妹,妹妹,你是不是生气了?”

秦丰收蹲在她身前,一边抠着地上的泥,一边仰头问。

秦巧摇摇头,好半晌才说:就是有些难过。

这个地方,大约也不是她想回的家。

一双新鞋上脚前,秦巧特意给哥哥清理了身上的脏污。

小时候,娘常说,寻常人家女儿似父,儿子肖母。她生了两个,男女都有,却没一个跟自己长得像的。

她的长相的确随爹多,眉宇更英气些,个头也比寻常南边女娘要高,手长腿长,换上男小厮的衣裳,不熟悉的人也认不出她是个女人。

哥哥比她还像爹。

并非今晨见到的这个爹,而是记忆中的那个庄稼汉。

洗净了面孔,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