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3章(1 / 2)

加入书签

而后两人便变得谨慎,闭口不谈罪奴村,后半程更是连看都不看秦巧一眼。

秦巧不知是不是触及什么忌讳,几次开口要问,最终忍住了。

在外多年,闭口保命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

反正是要回村,等到了满井村,回了家,再打听也不迟。

回了家?

一想到家,她又重怀憧憬,自己若是到了家门口,说她就是十一年前被卖掉的巧儿,到时爹娘和哥哥会是什么反应?

娘应该会抱着她痛哭,连声后悔。

哥哥应该也高兴,当年卖了她是为了给哥哥看病,有了钱,吃上药,应是好全了。算算年纪,没准已经娶媳妇,侄子都能满地跑,喊她姑姑了。

至于爹

印象中,爹不爱说话,是本分的庄稼汉,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地,从早忙到黑,春到冬,眼里只有庄稼。

娘卖她的时候一直哭,说是背着爹和哥哥,让自己别恨她狠心。

小的时候,她是不记恨的。

大了,曾有疑惑:为什么家里有田,却没钱给哥哥看病呢?

后来相通了:比起闺女,爹更舍不得庄稼吧。

大不了回去了,就装作不知,团聚就好。

如此这般想着,牛车辘辘,景致看得再多不过是些山峦,晃晃悠悠睡了过去,梦里好似回到家乡,吃着热乎乎的滚肉粥,跟哥哥说起这些年在外的经历。

‘咯噔’一下,秦巧懵懵睁开眼,已是日落西陲,牛车到了一处分岔路口。

“从此处,沿东边土路走,不过一里地,就是满井村了。”

牛车把式特意指了指,才又动身。

秦巧目送对方离开,才踏上东边细径,走到一身微汗,视线中终于出现房屋村落的轮廓。

矮小群山连绵,坐落于山脚下的满井村已披上一层暗色,灯火点点错落,很安静,偶尔闻几声隐约犬吠。

记忆中的村落好似变了,又好似没变。

进村时那一片芦苇荡,还在。

小时曾同村里伙伴追逐玩闹绕着的桑榆树,还在。

大路相通,小径杂乱,秦巧记得村里大致模样,却实在寻不到自家那扇挂着木环栓子的门扉。

夜晚来得这般快,眼前很快就是一片黑沉。

秦巧绕来绕去,无奈只好寻了一家还亮着灯的门。

应门的是个妇人,脚步声踢踏,迭声询问是谁。

人近了,秦巧才开口表明身份。

深更半夜,妇人一听是外乡人,匆匆离去,半晌,院子里传来一连串的动静。

嘎吱一声门响,秦巧搭手遮了下烛光,“叨扰了,我爹是满井村的秦禾生,我娘名唤春桃,我哥哥叫秦丰收,想问下,秦家怎么走?”

好半晌,才有道妇人声音搭腔:“哎哟,你是秦家那小闺女?叫什么来着,当家的,就村西那秦寿爷家的,傻子天天念叨着的,叫什么来着?”

秦巧一头雾水:什么秦什么爷?什么傻子念叨?

却听另一道声音喊出:“巧儿!你是秦巧儿!”

被卖之后,人牙子唤她秦家的。

到了主家,多得赐名,自己的名字便不得再喊。

再后来,相熟的姐妹喊她巧娘。

秦巧儿,从未觉得这名字被唤起来是这般悦耳。

秦巧压抑着激动,点点头:“嗯,我就是秦家的秦巧儿。”

秦家被卖掉的二娘子,秦巧儿,回来了!

不过半个时辰,原本寂静只有几点烛火的满井村如同火苗子落入干柴,刹那亮如白昼,人声鼎沸。

秦巧被半推半扯到保长家里,话没说几句,又有一大保长到。

两人对着烛火,将秦巧的路引文书一看再看,凿定真假后,围观的百姓顿时议论沸起。

“天神菩萨呀,还真是秦小娘。这都多少年了,人竟还活着呢!”

“能不是嘛,你瞧瞧那眉眼,跟她娘生得多像。”

“从什么地方回来的,怎么这般晚?”

“没听大保长说嘛,是大同府。”

“大同府?那是什么地方?你听过吗?”

“不大记得了,是不是青口镇那边的村子?”

云云杂杂,秦巧只听了几句,便再没有心思对着不停指点她的人群客套微笑。

只因围在门外的人群突然分开两道,有一道瘦小身影越行越近,踏着月色,步入光亮。

秦巧刹那愣住,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容,一时失语。

她以为来的会是娘。

“她是谁?”

保长回答:“这就是你们秦家人,你哥的媳妇,阮氏。”

他看一眼阮氏身后,见只她一个来,一副意料中的神情:“秦家的,你公爹呢?”

阮氏云里雾里,眼神还黏连在不远处的年轻女子身上,晕乎乎地摇摇头,“没来,睡着了,叫不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