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定省(1 / 2)

加入书签

张家宅邸占地甚广,整个宅邸以湖为界,分为东西两苑,两苑又各由五处院落组成。西苑往西,还建有张氏宗祠和族学。

张家以前的老园子并不像如今这般宽敞。张家自身人口众多,加之使唤的奴仆又一堆,老园子里住得不免拥挤,各房都觉踅不开身。

这新园子是老太爷从工部尚书位上致仕后,将老园子旁的屋舍和空地都给买了下来,在原来宅邸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后,将原来老园子旁的一条湖也一并纳入了宅内,老太爷给这条穿园而过的湖,起了个名字叫“和湖”,以示家庭敦睦。

东苑各院,分别住着老太爷、五房、六房、七房和八房。西苑各院,则是十房、十一房、十四房、十五房的住处。

十一房和十五房紧邻,属于前后两进,东边相邻的院落是十四房张宗邕的。

各房的宅子俱是粉墙黛瓦,乌木门砖檐出廊的建制。

秋韵梳好妆,便带着红莲和小桃朝前院崔氏那里去。

崔氏的院落在十一房最前面的一进,属于叁进中的最东首,中间是张永安的院子,西首两进院落前后分别住着罗氏和肖氏。第叁进院落东首住着张世旺,西首住着张世群。

崔氏住的是七架的正院,一进朝南叁间上房带耳房,抄手游廊连着东西厢房,迎面是穿堂。进了穿堂,十字青石甬道两旁种了牡丹、芍药、石榴等,搭了紫藤花架子,此时花开正酣,满院芳郁。

秋韵停在礓碴式台阶的蛮子门前,端端正正立在阶下的滴水檐处,冲上房台阶上的丫鬟嫣然一笑。

那丫鬟看她看得呆了,回过神才冲她一笑道:“旺大奶奶来了?太太屋内正喝茶呢。”

转头略提高了点声气儿冲屋里道:“太太,旺大奶奶来了。”

秋韵含笑谢一声:“有劳姐姐”。

秋韵上得台阶,那丫头擘开水晶珠帘让她们进屋,秋韵一行便跨槛而入。

崔氏坐在屋子上首的挂灯椅上,正将喝完的一盅桂仁茶放到旁边的茶案上,看着秋韵进屋给她行礼请安叫“母亲”,她便笑着示意她起身坐下。

还没开口说话,外头丫头又禀告,“太太,肖姨娘和二姑娘来了。”

崔氏冲她点了道:“让进来吧。”

不一会儿,肖氏和丫头一行进来请安,崔氏也吩咐让肖氏坐了。

崔氏和肖氏俩人刚说了没两句话,外头小丫头进来禀告,“太太,肖姨娘那边派人来回身子不舒服,本来老爷昨儿说,刚娶新妇,要她和群二奶奶过来这边,这下便都过不来了。”

崔氏皱眉挥了挥手,小丫头识趣地出去了。

崔氏还未出声,罗姨娘倒先掩嘴笑了起来,“肖姨娘身子骨弱,叁天两日身子不好,请尼姑回来做法事捉祟,也没成见好。现在倒像是越发严重了,整日介像捧心西子,是爷好这口?要不,怎么就她得偏宠呢!”

崔氏横了她一眼,啐道:“还不是你不给我争气!”

原来这罗姨娘是崔氏的陪嫁丫头,六年前才叫张宗安收了房,生个女儿环儿。却也没过些时日,就被张宗安丢开了手。

罗姨娘就装着叹气,阴腔阳调的,“我是太太身边出来的,还不是随了太太的性子,正经没那狐媚子手段。”

崔氏便冷笑不语,转脸打量了秋韵一眼,“怎么好好的,眼睛红红的,谁欺负你了不成?还是想家了?”

秋韵慌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回道:“回母亲,没有,都很好……”

崔氏抬手往下一压道:“坐下吧,也不要太拘束,放宽松些罢!明儿归宁,带上旺哥儿陪你一道,记得叫上他的乳妈儿吴妈子,旺哥儿要是闹腾,她还能哄得住。”

秋韵便应是。

眼见到了崔氏的早膳时间,秋韵和罗姨娘便告辞,准备各自回自己的小院用饭。

秋韵却被崔氏留下来一道早膳。

席间,崔氏扫了眼默默吃着碧粳粥的秋韵,便道:“你且多用些点心。”

又让翠云给她布了个蟹粉包子到她面前的碟子里,又强调了一次,“多吃些。”

秋韵不敢拂了她的好意,小的时候,董家还兴盛时,不是没吃过这东西,只是她向来不喜蟹粉的腥味。此时也不敢做得明显,只得忍着咬了一口,细嚼慢咽的吞下去。

她本就眉目如画,加之吃相秀雅,倒是令崔氏赏心悦目。

崔氏也就没促她多吃,却话锋一转道:“你和旺哥儿已成夫妻,夫妻本是一体,你既是他娘子,要多引导照应着他些。他虽痴傻了些,到底是正经大家的嫡子。这个家里,也无须甚么要你操心的,你只管一心照顾好旺哥儿,早日为他生个男丁,家里后继有人,也好叫我和老爷安心。”

秋韵没想到做婆婆的一上来没个拐弯,张头直脑的就说起生孩子的事,立时红霞满脸,慌得手中的一只牙箸也丢到了地上。一旁的红莲赶紧捡起来,翠云又吩咐人给她换了双新的。

崔氏见秋韵只是脸红,却垂头不语,也不懂应承,便有点不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