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春波微澜(微H)(1 / 2)

加入书签

夜深人静,秋韵辗转反侧多时,怎么也无法入睡。

张家老十五——张宗正,字舜臣,她心里默念着这人的名和字。这名字正是如雷入耳,广陵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年前便已烂熟于心了。

张宗正三岁识字、五岁作诗,是广陵城出了名的神童。其十二岁起便参加院试、乡试、会试,一路案首、解元、会元独占鳌头,十八那年更是在殿试后被钦点为状元,一时连中三元,名动全国。据传,因其生得太过俊美,当时皇上还曾想要点为探花,却又实是爱惜他的才气,权衡再三,最终打破常规,还是点作状元。

十八岁的张宗正考中状元,那年张家在城里闹市口搭了戏台,请全城看了一月的南戏,广陵城里闹腾了一月有余。庆贺夜,全城男女老少出动,各处烟花灯火似锦,漫天孔明灯灿过天际星光。

那年五岁的她还少不更事,被父亲和母亲护着在街上游玩,一路听人皆谈“张舜臣”,年幼的她便记住了这个名字,至今如烙如錾。

十八岁的新科状元本就炙手可热,加之又生得俊美无俦,自是引无数高门显宦趋者若鹜,盼能收作佳婿。

第二年,皇上钦赐良配,十九岁的张宗正娶妻蒋首辅幺女,此后从翰林院修撰(六品)至内廷侍讲学士(五品),大理寺少卿(四品)、吏部左侍郎(三品),到二十六岁外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一路官运亨通。少年得志,不可谓不春风得意马蹄疾。

十年倏忽而过,董家却由富而贫,当年小小的女童如今已是少艾之年。那晚盈天的烟火次第盛开的情景,痕迹过于深刻,怎也无法忘记。

秋韵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耳听着外头更声已梆梆敲了三下,便略感烦躁地叹了口气,忽听红莲问道:“二姑娘还没睡?”

秋韵闷闷嗯了声,“有些心燥,就要睡了。”

红莲好似也睡不着,“二姑娘,你知道今儿那张家挑中我们家谁来说合了?”

秋韵今儿一晚上心里都堵得难受,晚饭也没吃几口,听红莲问话便随口道:“不会是我吧?”

红莲便不说话,只是暗暗叹气。

慧极必伤,她家二姑娘就是太通透了些,通透便会敏感,敏感易生愁思,最后也就只能自伤罢了。所以,人还是迟钝点,没心没肺更快乐。

秋韵见她沉默,心里有点不甘,又略带了点侥幸道:“不会真是吧?”

“若真是姑娘呢,你准备怎么办?”

“娘不会答应的。”秋韵紧了紧被子。

黑沉沉的夜色里,俩人都沉默了。秋韵不晓得自己翻覆了多久才在混沌中睡去。

刚睡下去一会儿,忽听得外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声,她眠浅,立时被惊醒,披衣下床,瞄一眼对床的红莲睡得正香,当下也不惊动她便开门出去。

整个董宅静静的浸在黑黢黢的夜色中,大伙儿睡得很沉,显然只有她被那爆竹声惊醒了。

忽见头顶一朵巨大的烟花灿烂炸开,却原来不是有人在放鞭炮,原来是在放烟花。好似在她家门前燃放,她担心吵着家人,便开了东户门,提裙迈步而出,想去跟对方说项,让他们到别处放去。

出门便一脚跨进沉沉黑暗里,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朝前走了一会,周围竟渐起雾霭。平日里走惯了的东边巷弄,今日却怎么走也走不到头,越走越远,深不见底,黝黑如深井。

忽然听得身后有咚咚的脚步声,步子很急,陡然引人恐慌起来。秋韵便也朝前撒开腿就跑,却怎么也跑不快,耳听着身后那人越来越近,连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都能听到,急得她提起裙子奋力朝前伸腿,裙子一提,阻碍全无,感觉终于跑得畅快了。

却听后面有人低低一笑,尤在耳边,她张惶看向后方,那人道:“小娘子怎么不穿衣裳就跑出来了。”

她低头一看,卒然一惊,原来自己上身只剩了个脂色压梅纹肚兜,提在手里的裙子,内穿的亵裤不知什么时候没了,自己居然光着屁股在跑。她吓得哇哇大哭,瞬时腿便软了,哪里还能动弹分毫,当即夹腿瘫坐原地再不敢走动。

那人在她身前蹲下,细细打量着她,“原来小娘子生得如此斯文标致,却怎地如此淫贱呢?”

说完便伸手来拉她,她动了动想推开,却竟反抗不了,被他轻易提起搭在肩上。

她踢打乱蹬,那人在她光裸的屁股上啪的一掌,“不许乱动。”

她混混糊糊中放弃了抵抗,可是她心里明明是抗拒而焦急的,却就是提不起力气挣脱。

不知怎么被他扛进去一间屋子,屋子光不甚明,那人将她放在一张木台上,她觉得四肢被他用什么给固定住了,竟是再无法活动。

“放开我,求求你,饶了我吧。”秋韵又羞又急,却动弹不能,只得低声哀哀告饶。

“为什么要放了你,”那人嬉笑着凑近了瞧她,背着光,脸模糊不清,“小娘子,我们俩个快活快活可好。”

秋韵还想说什么,嘴好似被那人堵住了,那人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