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炮灰不干了(快穿) 第235节(1 / 3)

加入书签

而且这次的谣言重点其实并不是科举选官,而是任用女子。

谣言的重点是女子抛头露面为官,阴阳颠倒。

科举这样的制度对于帝王来说都是好事,远比推荐制要好很多,邻国新帝褚凌云当然也欣赏这样的政令,日后也想着广开科举,招揽可用的人才,而不是让人才全部都被那些大家族垄断,想要突破都难。

正是因为看到了科举的好处,邻国新帝才不愿意闻人奚成功。

他希望闻人奚成功,为他铺好路,又不希望她成功,因为那样一来邻国要慢了瑞朝这边一步,于是干脆就从女子下手,想要毁了闻人奚的名声。

如果能够造成瑞朝动乱,那就更好了。

之前岁朝末年其实是邻国最好的机会,可惜那时候邻国自身夺嫡之争非常严重,根本无暇顾及当时的岁朝,倒是给了闻人奚机会。

褚凌云一直觉得非常可惜,错过了这样一个机会。

但他并不清楚,邻国夺嫡之争持续这么久,还有闻人奚的影子在。

因为那时候闻人奚并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面对邻国的虎视眈眈,那自然就只能让邻国继续乱着了。

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工匠加班加点制作一批水泥,全部送去了镇北永安河,同时闻人奚为了稳妥,还派了林沧海过去,让他亲自率军过去,一边是护送水泥,一边也是为了加固河堤。

和这时代其他人不同,闻人奚习惯让军方的人负责这些救灾事宜,而不是靠普通的劳役。

效率太差了。

如今既然暂时没有打仗,而他们手中又有人马,为什么不让服从性更高的将士去加固河堤?

当然,到时候参与的将士肯定会有奖赏就是了。

镇北距离京城并不算太远,不过两天的路程,他出发以后,整个朝堂都在关注永安河那边的情况。

除了林沧海带过去修筑河堤的人马,还有一队人也带着赈灾物资出发了,主要是各种粮食还有药,随行的还有京城的大夫,领头的几位大夫则是太医院的太医。

他们过去是为了防止河水决堤后造成瘟疫。

河水决堤,淹死农田作物,淹死百姓,可同样会淹死老鼠之类的动物,而这些动物死后不好好处理,极易发生瘟疫,若是不提前准备上预防着,等到真的发生了瘟疫,到时候情况就严重了,非常容易失控。

整个瑞朝都在关注那边,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救灾事宜,除了永安河那边,闻人奚还派出了不少人马去各地河流检查河堤情况,以防永安河决堤这类的事情再次发生。

三个月后,永安河决堤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如今的河堤抹上了一层水泥,干了以后河水继续冲刷就没有事情了,整个永安河都焕然一新,而此次外出的钦差也带着满分的答卷回来了。

随着他们回来的还有不少河道上的官员,只不过他们是被押送回来的——这些人都是从前在河道上伸手的人,如今证据确凿,永安河的隐患又解决了,自然空出来手收拾这群蛀虫了。

待在京城的人想到前两年菜市场口流的血,再看看被押送回来的河道官员,纷纷打了一个寒颤。

他们这位陛下,眼睛里可容不得沙子,并且手段强硬得很,在她手中讨生活,根本就没人敢乱伸手,毕竟从前那些乱伸手的人一家子都去投胎了。

最让朝中大臣绝望的是,闻人奚才二十多,正是年轻的时候,储君还没出生,而她又是开国皇帝,手中不缺人,也不缺民心,他们就算有些小心思,想要迫切等着她退位,都不行。

太远了。

朝中大部分大臣都要比闻人奚年纪要大。

他们觉得自己或许根本活不到闻人奚退位!

偏偏还真的不敢做什么,只能像小鹌鹑一样缩着。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君臣二者,只能一弱一强,方能配合得好,若是君臣双方都很强势,不愿意放下手中的东西,二者对上,对朝廷来说绝对是可怕的。

君臣相斗毁了了的朝代也不是没有。

君臣双方都很弱势……那问题就更大了,岂不是告诉其他国家的人说,我们好欺负,快来?

此时已经入了秋,稻子也开始抽穗了,只是镇北那边因为永安河决堤损失严重,很多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朝廷给了镇北免税两年,不但如此,还送了不少物资过去。

只是到了冬天的话,那边的日子肯定要难过了。

原本那边就属于瑞朝偏北的地方,温度要比其他地方低上一些,今年又受了灾,冬天难熬,天气寒冷,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姜唯一升官了,今天下了朝刚好有些事情要和闻人奚说。

两人聊完了正事,闻人奚状似无奈地提了一嘴。

“今年冬日也不知道镇北那边怎么度过的,现在这日子就已经这么冷了,今年冬天必然要比往年难过一些。”

“皇上这么为百姓着想,是他们的福气,到时候肯定有办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