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4)
向自己的将旗而去。
事先许平和自己的参谋们已经详细讨论过野战方略,参谋们对新军的大炮优势也都很忧虑:如果不抵近作战的话,明军就可以用大炮肆无忌惮的轰击近卫营;而如果抵近作战的话,那明军十二门大炮发射的霰弹将把近卫营士兵轰成肉酱。近卫营没有可能在被霰弹摧毁前击溃选锋营重甲部队。因为这次急袭,闯军动员的是军中的精锐,这让他们在人数上也处于劣势。
“如果我们能击溃山岚营,那么明军为之气夺,四千西营精锐也能轻松击溃郁董和黄守缺。但如果我们打不垮山岚营,那郁董和黄守缺的军队就是很大的麻烦,他们说不定就能信心倍增地撑下去。”战前制定计划的时候,周洞天代表参谋队向许平报告这个看法。
他们认为,对新军野战营作战的成败决定一切,它是明军的旗帜和信心,只要新军的营不垮,明军是不会失败的。参谋部反对使用侧击或是任何先从明军弱旅下手的方案,他们认为不应该在新军野战营以外的明军身上浪费一兵一卒或是时间,否则就算能击溃汴军、楚军,精疲力竭的近卫营仍然拿新军的野战营无可奈何,甚至反会被其击溃。
“不过新军同样不可能让汴军、楚军发起主动攻击消耗我们的士气,第一,郁董、黄守缺肯定有保存实力的私心;第二,他们发起进攻就会被我们轻松击溃,这么做除了消耗他们的兵力和士气,并无丝毫益处,所以此战就是近卫营和山岚营的单打独斗。”新军野战营把自己处于中军地位更是显而易见的必然选择,他们只有处于这个地位才能更好的鼓舞友军斗志、发挥自己的大炮火力。不过到底如何突破新军的固守,让参谋队伤透了脑筋。许平在上一仗中缴获的铠甲并没能修复几套,以无甲长矛兵去攻打新军的步兵队列,估计对方不用大炮都能将近卫营击溃。
最后许平敲定本次近卫营出征不带任何近战兵器,只用燧发枪来攻击选锋营,这个想法参谋队不敢保证效果,周洞天当即指出:并没有只使用弓箭手出战的先例。许平对此不以为然,他用亲身经历和兰阳之战做例子:“燧发枪可不是弓箭。”
但周洞天还是对这个计划赶到怀疑,防守中使用大量远程武器并不稀奇,但是进攻中还是如此就难以预料。不过参谋队中很多都是没有经过新军战术训练的新参谋,他们支持许平的设想,相信可以靠燧发枪的射击把一支阵容严整的敌军击败。在这些参谋的支持下,周洞天的立场也开始松动,最后确定只用燧发枪手出战。
但周洞天还是对这个计划赶到怀疑,防守中使用大量远程武器并不稀奇,但是进攻中还是如此就难以预料,不过参谋队中很多都是没有经过新军战术训练的新参谋,他们支持许平的设想,相信可以靠燧发枪的射击把一支阵容严整的敌军击败。
在这些参谋的支持下,周洞天的立场也开始松动,
既然近卫营不以长矛兵为主力,那就必须防备选锋营的长矛兵逆袭,向选锋营射击时必须要保持一个安全距离。经过参谋们穿着盔甲反复试验,他们认为这个射击距离应该保持在五十米以上,如果选锋营用重甲兵发起逆袭,以他们的速度,在冲到近卫营战线前就会遭到大量杀伤,而高速冲击会让这些重甲兵耗尽体力。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当许平敲定射击距离为五十米后,周洞天又说道:“既然不投入近战,那么选锋营的大炮就会持续地杀伤我们的士兵。”
“新军的炮兵战术就是放近了再打,以追求对敌人士气和兵力的极大杀伤,这个战术的基础是敌军的火力无法在近处威胁到新军的炮兵,以往也确实没有任何敌人能够在侯爷的步兵火力范围内威胁到他的炮兵安全。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近卫营的火力足以和新军步兵的火力像抗衡,他们炮兵身上的盔甲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够在我们的火力面前坚持作战,新的武器必然带来新的战术。”许平信心十足地说道:“选锋营大约有一千二百支枪和十二门炮,而我们有两千五百支枪,先撑不住的一定是他们。”
今天许平带来的二千八百名近卫营步兵,位于前排以六列展开的都是燧发枪手,三百名长矛兵则留在他们后方充作预备队。许平赶到自己将旗下时,明军已经发起第三轮射击,虽然是仓促布置好的炮兵阵地,不过选锋营训练有素的炮手已经利用前几次试射完成基本校对,这一次他们的九磅炮对近卫营战线形成跨射,许平明白不能再耽误下去,就下令发起进攻。
“近卫营——前进!”
军官们都把佩剑抽出,高举在空中催动部队。和在兰阳之战时一样,陈哲、余深河、沈云从等军官拔剑出鞘时有种难言的复杂情绪。他们的剑都是从新军那里带来的,全是在教导队毕业时宋教官亲手放在手中的,而此时他们必须要把手中的剑指向新军。
鼓声响起,秦德冬抱着他的枪大步向前走去。他左手一排并肩站着果里的十九位兄弟,他们跟着他一起迈动脚步,迎着明军的火炮前进。
“闯贼的两翼竟然没有动。”何马看到闯军的中军开始前出,意识到许平采用了针锋相对的中央突破战术:“让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