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89节(2 / 5)

加入书签

这样反倒是整个对日作战战线之中,实力最弱的自己,承担了最重的作战职责。也就是说实力最弱的抗联,要抗击整个日军的主力,以及最重的攻势。这无疑是眼下的抗联,绝对无法承受的。

日本人可以选择放弃入侵澳大利亚,可以选择放弃进攻印度。但是日本人是绝对不会选择放弃南满,乃至整个中国战场的。如果当初日本人能吐出一部分他们吞下的肉,那么也许整个太平洋战争就不会真正打起来。

一旦日军大本营有认为南满真的守不住的危险,他们会立即调动重兵回援东北。那么对于有生力量,已经伤亡不轻,战斗力损失几乎已经可以说到了顶点的抗联来说,那才将会是一个灭顶之灾。

别说抗联只是中国战场上,诸多方面的一部分。就连现在的整个中国,也都没有这个能力去承担现在的日军战略重点全线转移的这个重担。没有实力去与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万的日军,却进行全面的抗衡。

现在各个战场上的日军,不是当年七七事变之后的日军。当年日本本土并未因为侵华战争,进行本土的总动员。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规模虽然庞大,但始终在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到国内的正常经济秩序,以及动摇国力的度上。

也就是说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最多只能算投入了半个身子。本土非但没有进入总动员,还在需要保持庞大陆军的情况之下,并未减少对海军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甚至还有精力和能力,保证对东北的持续投资。日本人很明显,不想为了中国而牵制国内的正常经济发展和生活。同时对于中国地形复杂,同时也相当贫困的西部,也阻止了日军继续西进的欲望。

在加上总动员之后,对国力造成的不可能避免的损伤,以及日本本身相对单薄的国力也注定其不能长时间的处在总动员状态。所以对于动员程度有限的日军,中国虽然打的异常艰苦,但是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还是可以勉强的承受。

但一旦完成总动员,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和实力,绝对不是中国,尤其更不是抗联可以承受的。眼下日本人已经部分完成动员,其兵力扩充力度之大,一旦放弃其他战线,全部投入到中国,那么中国战场上眼下僵持的局面将会彻底的被打破。

而且缩短战争时间,固然可以减轻中华民族的牺牲,缩短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时间,但对于争取美英援助方面,却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对于自己那张目前还大部分都存在于纸面上的计划,会带来致命的影响。

这不是杨震自私,更不是他有意识的在保存实力。除了抗联没有力量,彻底的击败,并歼灭整个南满日军之外。最根本的是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之中付出的牺牲和苦难代价,能不能获得实际上的收获,并不意味着是在战场上收复多少失地,减少多少战争带来的创伤。

是能不能换来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而不是停留在一个只在纸面上,人家以及想割下来一块肉就割下来一块肉,而自己却只能张嘴抗议的虚弱大国。国力决定国运,真正打造一个强大的中国,不是动动嘴就那么简单的。

此次战争,固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数的苦难,但也带给中国人一个真正崛起机会。只是在杨震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之中,中国当时的政局,并没有完全的利用这个机会。而且国民政府,也没有能力去承担让中国真正腾飞,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强国的能力。

杨震要的不是自己所掌握的那样,表面上还算强大,但本质极其虚弱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人把你当回事的,依靠别人恩赐才得到的一个所谓大国的名义。一个虚弱的胖子,一个任人分割的所谓大国,实际情况却并未比战前真正好到哪里去。

九一八事变中国失去了东北,抗战结束却永久的失去了外蒙古,却连抗议权都没有。这样的一个虚弱的大国,对于杨震来说根本屁用没有。现在的他宁愿背负着骂名,也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因为他的要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强大起来,让一切外敌都不敢小视的一个中国。

所以杨震认为如果现在就倾尽全力,从根本上却削弱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潜力,从自己整体计划来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很是划算的买卖。在战场上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耗干自己的血液,让美英在那边占足了便宜……

再加上抗联眼下也真的没有那个实力,一鼓作气的围歼关东军主力,彻底的解放全东北。即便勉强打下来了,在日军集中兵力的反扑之下,也根本就守不住。甚至可以说一旦在南满战场将有生力量耗尽,别说南满守不住,就连原来的老根据地,也恐怕很难守住。

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这个道理杨震也是明白的。在眼下只有五两肚子的情况之下,硬撑下去二斤,只能把自己撑出毛病来。当年他半斤的肚子,硬吃进去八两,是形势所迫别无选择。如果在现在还这么不顾一切的生吞硬咽,那么撑死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杨震在整个丰收者计划之中,还是选择了速战速决,达到目的之后立即收手,而没有选择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