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2节(4 / 26)

加入书签

约,玉虚真人乃是武当掌教,地位尊崇。两人会面,万俟嵩抢先失礼,玉虚真人笑道:“老堂主不必多礼,比较起来万仙堂在江湖上的影响比武当可大多了。”万俟嵩摇头:“真人过谦了,武当乃是内家正宗,万仙堂只是江湖帮会,无法相提并论。”寒暄过后玉虚真人说明来意,万俟嵩当然知道通天堡的事,早就有了主意,坦诚开言:“真人在武林中地位尊崇,到哪里都受人尊重,不了解江湖帮会的难处,要在江湖立足就要受到八方风雨的考验,稍不留神就会被消灭。”

看到万俟嵩的态度,玉虚真人颇感欣慰,能够推心置腹足见诚意,于是诚恳道:“老堂主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讲,贫道洗耳恭听。”万俟嵩长叹一声:“自从我创立万仙堂,得到各方支持,顺风顺水,发展很快。这些事真人都清楚,直到常霄的出现,形势急转直下,万仙堂在这个人的影响下从高峰跌入谷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的武功不及常霄,江湖人对万仙堂的看法发生了很大转变,连万仙堂内部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平心而论,我何尝想忍气吞声,只不过情况摆在那里,常霄所下苦功远胜于我,我不可能超过他,委曲求全也是不得已。当然,如果常霄只是个一勇之夫也好办,偏偏常霄谋略也在我之上,为了保全万仙堂我才低声下气,好在常霄本性忠厚,万仙堂得以度过难关。”这些事情玉虚真人很清楚,有些自惭,轻叹道:“那时候贫道应该协助一下才对。”万俟嵩笑道:“真人不必自责,自己的事情总要自己解决。后来常霄解散聚龙帮,万仙堂的势力扩展到江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可是我却发觉,地盘扩大之后日子反而更艰难了。从前总想着扩展地盘,可是真的扩展之后才发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反不如从前的日子自在。江湖上有很多人针对常霄,连我那退隐的师父都被惊动了,各方势力先是倾向于第一剑客醉霞道人,后来常霄与醉霞道人竟然成为朋友,江湖格局又发生了变化。等到我师父出山,醉霞道人归天,常霄在断魂崖落败,江湖又出现一边倒的形势。可是等到常霄重出江湖,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师父二次退隐,江湖中只有不夜城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横扫一切,形势又变了。真人不要嫌我罗嗦,提起这些事就是想说明,要在江湖立足不可能保持立场始终不变。”玉虚真人点头认可:“这些事情贫道很清楚,万仙堂维持到今天很不容易。”

对于玉虚真人的态度万俟嵩也很欣慰,因此开诚布公表明自己的立场:“如今万仙堂的方针是结好各方势力,扩展财源,站稳脚跟,不求发展。通天堡也好,四大名门也罢,不管怎么争斗都不可能压过不夜城。常霄正当盛年,武功刀法都达到了巅峰,不夜城的势力也是深不可测,再加上隐居海岛的幽冥剑士,我敢断言,至少十年之内不夜城都将是雄踞江湖的最强一股势力,因此万仙堂倾向于不夜城。”玉虚真人点头:“这些事情贫道清楚,也可以理解,邀约老堂主的目的不是要万仙堂协助,与通天堡为敌。”万俟嵩登时放下心来:“真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万仙堂的立场很明确,不会帮助江飞鸾,相信四大名门完全有能力对付通天堡。”玉虚真人点头微笑:“有老堂主这句话贫道就放心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宝鼎道人和江飞鸾都不可能达到常霄的境界,无论谁获胜都影响不到不夜城,江湖格局不会有多大改变。事情谈妥,万俟嵩自然回到万仙堂,虽然答应了玉虚真人,也不能得罪齐士真,如今齐士真与丐帮达成了协议,万仙堂地盘很大,免不了有求于他。玉虚真人与万仙堂会商的结果算是比较不错的,得到了万俟嵩的亲口许诺,而灵木真人与紫云姑的会谈适得其反,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增加了麻烦。雾灵山庄的立场没有变,惠远长老算是白跑一趟。综合结果,还是要看宝鼎道人和江飞鸾的剑术高低,因此关键还在华山派。赤霞真人得知会商的结果,心里明白关键所在,因此想办法协助宝鼎道人。甘露大会之后,宝鼎道人一直弄不明白,常霄出刀怎能快到那个地步?首先考虑的是刀与剑的区别,剑形是直的,拔剑出鞘需要一个过程,手臂要变换一下姿势。而刀形是弯的,只要手握到刀柄就可以很顺利的出刀,同样是三尺长短,同样的武功修为,出刀就比出剑快。

这只是第一个难题,就算自己的武功修为与常霄伯仲也比不上他快,更不要说武功还有差距了。当初醉霞道人用的是短剑,又连着乌金丝,段青霄用的也是刀,没有这个顾虑,自己要用甘露宝剑战胜常霄很不容易。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先发制人,抢先出剑,这个办法只适用于势均力敌的对手,对常霄则不行,这样的高手必然观察入微,决不会被自己抢到先机。第二个办法就是以退为进,可是一旦被常霄抢到先机,再想还手谈何容易。宝鼎道人闭关苦修就是想解开这个难题,赤霞真人把常霄的生平详细告知,要想战胜对方首先要了解对方。宝鼎道人发觉,常霄一生最关键的就是山中苦练的十年,没有这十年苦功就没有后来的叱咤江湖。如果仅仅是苦练的话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成就,自己从小学剑,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所下的苦功并不少。赤霞真人出主意,常霄武功的根基是六合刀法,应该了解一下这门刀法的奥妙。因此宝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