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0节(2 / 27)

加入书签

。”皇帝对于唐时雨的话还是半信半疑,天下怎能有这样的人?这个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玉蝴蝶的绝世姿容,要放手实在舍不得。于是安慰道:“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自会酌情处理。”唐时雨看出皇帝不甘心,却不好再说什么,告辞退出,心里暗叹:皇帝自高自大,贪图美色,非吃大亏不可。

皇帝打发唐时雨离开,虽然不信常霄无所不能,也清楚这个人确实不一般,不能轻视。琢磨多时有了主意,天下能人异士不少,不可能只有一个常霄独占鳌头,只要多出珍宝,不愁请不来高人。打定主意,次日早朝过后就派出亲随在京里寻访武林高人,目的是打听一下哪里有真正的高手。大内侍卫中虽然没什么高手,多少也知道一些武林的事,可以问一问,从这两方面下手。京城里练武的多半是镖局中人,能有什么高手?举荐的人倒是不少,不过都是碌碌之辈,最多是四大名门的二流角色,连门长都沾不上边,大内侍卫就更不用说了。皇帝颇为失望,这时有人出主意,武林中享誉最久的就是四大名门,四位门长都是公认的高人,一定知道哪里有极流的高手。不过这四位门长不会轻易奉召,应该找个借口见面。皇帝马上决定,挑选良辰吉日到泰山封禅,祭拜苍天,真正目的是到上清宫一行。皇帝出京,自然惊动了不少人,大摆排场自不必说。皇帝的本意是为了得到天下第一美人玉蝴蝶,为了这个美人大费周折国事自然就顾不上了,随身带着玉蝴蝶的画像,玉玺可以不带,画像可不能忘了。这位青年皇帝沉迷美色,不顾一切想要得到玉蝴蝶,根本不考虑江山社稷,百姓安危。因为心急,路上倒是不曾耽搁。到泰山的时候刚好下雨,皇帝不耐烦,索性直接赶奔崂山上清宫。灵木真人听说皇帝驾到颇为纳闷,皇帝泰山祭天,到上清宫何干?既然来了总要接待,四大名门都与官府有来往,要遵循国家法度,因此灵木真人亲自带领门徒出迎。皇帝和颜悦色,一口一个真人,显得很是亲热,拜过三清之后就找灵木真人谈话。

醉翁之意不在酒,灵木真人当然知道皇帝此来必有大事,因此小心应对。皇帝已经对常霄的本领有了一定了解,知道灵木真人不是对手,开门见山把常霄行凶杀人的事情讲出来,假做忧国忧民道:“这等凶徒恶行累累,早应绳之以法,明正典刑。朕也曾多方设法,可是此贼武功高强,大内侍卫无法匹敌,此番来到上清宫就是请真人协助。”灵木真人登时明白,皇帝是想除掉常霄。可是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常霄的武功进步之快超过了常人的想象,上清宫根本奈何不得,就连自己的前辈五木真君也制不住他。于是开口推辞,皇帝也知道灵木真人不是常霄的对手,开解道:“朕不是让上清宫对付常霄,只是想问一下有什么人能对付他,武林中不可能只有他一个高手吧?”灵木真人思索片刻开言:“陛下,就贫道所知,当今天下只有神刀门的门主段青霄与此人不相上下,两人早晚会分出高低。”皇帝登时来了兴趣:“这个段青霄算一个,还有没有别的人?”灵木真人一直对常霄有看法,自然不希望常霄纵横江湖。思索片刻道:“这两人乃是当今武林的泰山北斗,中原确实无人可以匹敌。不过贫道听少林寺住持惠远长老提到过一位奇人,乃是密宗高手,隐居于大雪山,潜修数十年,颇有神通。所学与中原武功截然不同,或许可以对付常霄。”皇帝大喜,询问详情,灵木真人也不十分清楚。于是皇帝马上离开上清宫,取道少林寺见惠远长老。灵木真人还以为这个皇帝真是为了维护法度,如此辛劳算得上明君了。根本没想到这个皇帝竟然是为了美人才如此卖力,要是为国为民,根本不会离开皇宫半步。

少林寺久负盛名,官府也一直很尊重,这次皇帝到访自然要隆重接待。皇帝自然要做一些表面文章,参拜佛像,布施银两,题字留念自不必说。休息时自然是请惠远长老陪伴,惠远长老认为新皇登基不久,乞求上苍护佑很是平常,却不曾想到皇帝竟然问起武林极流高手。既然皇帝开了口只能照实回答:“陛下,就老衲所知,确实有这个人,此人修炼密宗武功大半生,自号密陀僧。密宗武功与中原不同,修习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此僧曾经到少林探讨武功,因为修行法门不同,被老衲拒绝。”皇帝问道:“那么此僧能否对付不夜城的城主常霄?”惠远长老一愣,皇帝竟然有此一问实在意外,佛门不打诳语,长老思考片刻答道:“不夜城主常霄乃是中原顶尖高手,密陀僧是密宗奇人,就武功而言,这两人的修为都在老衲之上,很难说孰优孰劣。”皇帝点头又问:“如果密陀僧与段青霄联手,能不能除掉常霄?”惠远长老更是吃惊,这个年轻的皇帝为何一定要跟常霄过不去?常霄非但武功卓绝,谋略也是一等一,如今的不夜城决不仅仅由他一人支撑,背后肯定有一股可怕的力量。如果是从前还好,如今的常霄与过去简直判若两人,动辄就是大开杀戒,如果真的闹僵了不定会发生什么事。鉴于后果严重,惠远长老婉言相劝。如果真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皇帝根本不会离开京城跑这么远,为了美人就不一样了。不过这个目的不能讲在明处,所以长老的劝解根本起不到作用。皇帝详细询问了密陀僧修行的地点,再不停留,马上摆驾回京。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