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342章包袱(2 / 2)

加入书签

小康社会?可能我们很多同志对于这个词语的真实含义还不是太明白,虽然中央天天在提要奔小康,建设小康社会,但是究竟什么是小康,我估计在座很多人都只能零碎的感性的理解。”

三十来岁的一个讲师在一帮子副厅级干部面前颇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一词最早在西汉成熟的《礼记礼运》中得以系统阐述,《礼运》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小康地位仅次于‘大同’,千百年来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成为广大普通民众摆脱贫困疾苦的一种生活追求,当然这种追求从未得以实现过。”

“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这个比较抽象的框架逐渐到较为具体和切合实际的小康,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先提出,然后逐步提出了我们实现小康社会的具体规划。”

“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这个目标,以后党在各种重要会议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实现小康目标的具体描述和规划,并且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第一就是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抓住农村奔小康这个牛鼻子工程,”

我瞥了一眼伏案疾书的同桌,索性搁下笔,双手环抱,认真倾听,自己不喜欢作笔记,原因无他,我认为记录笔记是一种不太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阐述时,如果只顾记笔记,那就会忽略老师对这些内容的即兴发挥,我觉得往往这才是精华,所以自己宁肯认真听讲,如果真的有必要作记录,自己宁愿下来之后再做一些摘抄。

这种大框架式的讲课其实并不为学员们喜欢,但是这是骨架,只有把骨架立起来,然后再来自由发挥散打,其间细节内容进入状态,这才是学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

眼前这个三十来岁的家伙也还是有些本事儿,完全不用书稿,只要来了兴致,即兴发挥,想到哪儿说哪儿,而且这些家伙虽然不是什么级别官员,但是长期和学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们搅在一起,搞些什么沙龙学术研讨一类的聚会,消息来源颇多,要不也难以吸引到学员们的注意力。

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央共识,怎样更快、更好、更科学的实现小康目标,已经成了各地党委政府日益关注的中心工作。

“老花,你们南华要实现小康目标,你这个副市长有什么想法?”

铃声终于响了起来,年轻讲师终于收拾起了话头,和蓝山、建阳那边的几个学员走在了一起,学员们很恭敬的递烟点火,站在走廊外享受着课间的悠闲时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