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230节(2 / 3)

加入书签

长得很像?”

好奇心作祟,让人凑过来看报纸,又抬眼看林北,惊讶道:“像,真像。”

有人说像,立刻有人接过报纸,扫了一眼日期,是去年的报纸,还是省报,一群人聚在一起阅读报纸。

林北又拿出一张照片,他去年到后齐收购枸杞,和主办方照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比报纸上的照片清楚,村民看了一眼,就认出上面的人是林北。

从林北手里接过报纸的人把报纸递给一个老人,问林北:“您来我们这儿,做什么的?”

林北的手搭在冯援朝肩上,笑着说:“他是我们厂员工,也是一个西南小伙,这次我们到西南旅游,他向我推荐你们村的柑子,于是我带旅游团包车到你们这儿吃柑子。”

说完,林北朝何铮招手,何铮抱着相机,半截身体探出车窗朝大家挥手。

“这是我带的照相师傅,他负责给旅游团拍照。如果你们不介意不能当场拿到照片,我让他给大家照几张,等照片洗出来,我把照片寄给你们。”林北说。

村民:“!!!”

果然是南方来的老板,果然豪气。

大家叽叽喳喳围着林北说话,反应过来的武岳历经千辛万苦挤到林北面前,说:“你们不是要到果园嘛,我带你们去。”

其他人不乐意了,拉着林北,让林北去他家。

最后林北去了武岳家果园。林北给武岳十块钱,告诉武岳他们要自己到果园感受采摘乐趣。

武岳乘坐大巴车到山下,他背着背篼带领旅游团上山。

“低一点的地方,柑子已经被摘完了。”武岳指着柑子树说。

柑子树上只有零星几个小果,武岳顺手摘一个柑子,剥了皮,掰开给大家看:“果肉泛白,没有多少汁水。”

“这个时候,柑子水分是不是都不足?”林北问。

武岳把能够到的柑子摘了,丢地上,说:“低海拔,柑子成熟早,挂树上这么久,早就长老了,果肉水分肯定会越来越少。”

林北还记得冯援朝说过柑子生长周期长,现在柑子树已经开始开花挂果了。林北凑近看,果然看到小小的果子,他喊何铮过来拍照。

何铮架好相机,寻找角度拍比芝麻还要小的青色小果,小果一簇簇,十分不好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照相师傅,林北把他当做专业摄像师用,何铮有苦说不出。

武岳不知道林北拍这个干嘛。他没多问,停下来等林北。

二十分钟后,一行人继续往山上走。

武岳接着刚刚的话说:“高海拔,柑子成熟期晚。我现在带你们看的就是晚成熟的柑子,那片柑子林,还没被人摘过。”

林北想这真是意外之喜。

旅游团成员闻言,一扫疲惫,加快了登山速度。

旅游团里有四个家庭带着孩子,旅游团成员轮流帮四个家庭背孩子,故而他们速度没有慢下来。

四十分钟后,一行人到了目的地。

林北递给冯援朝一个横幅,冯援朝带着阿杰拉横幅,林北把众人召集到一起,叮嘱大家不要毁坏人家的果树,尤其叮嘱带孩子的家庭,让他们看好孩子。

林北不是墨迹人,说完了话,就让大家散了。

旅游团一哄而散,一溜烟钻进果林,就像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幸福死了。

何铮一口气吃了十个柑子,又开始任劳任怨拍照。

橙色的果子成窜挂在枝上,树上密密麻麻挂的全是果子,一棵树产果量非常可观,一群穿红背心,戴红帽子,拿着旗帜的人在果林里摘果子,何铮把眼里的景、眼里的人用镜头记录下来。哦,他差点忘了,还要把横幅拍进去。

当初林北和何铮在照相馆沟通何铮的工作内容,没有何铮把镜头对准他这条内容,何铮的镜头总是找到林北身上,无他,林北身上有一种蓬勃的生机,他在古镇拍林北,在果园拍林北,他拍的时候,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一定是他这辈子最完美的摄影作品。

何铮想想自己先乐了,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照相师傅,谈摄影作品,太扯犊子了。

林北不知道何铮在那里乐什么,他吃了几个大中小果,大果水分没有中小果多。

林北拿着中小果,朝武岳走去:“这个山头,你预计中小果产量多少?”

“两万斤应该有。”武岳想不到林北能订他的果园,什么话都往外吐露,“这个山头的柑子,我想卖,能卖到五月。五月前后樱桃、枇杷才下来,五月之前没有水果卖,按理说我的柑子能卖出高价。”

武岳拿一根树枝,让林北看树枝上挂的果:“这是今年新果,去年的果挂在树上,影响新果生长,基本上三月中下旬,有人给钱,我就把柑子卖给谁。两万斤柑子,本来能卖四百块钱,实际上能卖两百,我就偷着乐了。”

林北算了一下,果农两分钱一斤批发给小贩子,越往后,价格会越便宜。

他捏了捏柑子,软,柑子堆满一货箱,肯定有不少柑子被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