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1 / 3)
大失所望的姚仪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你急什么。”
马应祥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咱们不知道,有个人肯定知道——咱正好请他一起去逍遥快活,也算是尊师重道了。”
尊师重道?姚仪听了恍然道:“你是说郑教授?”
郑经也是西征大军的一员,虽然回来的早些,但消息肯定比一般人要灵通。
正好最近也有阵子没见了,倒正好趁机做一回同道中人,联络联络师生之情。
于是二人便带着三位新晋总旗,一起寻至北镇抚司。
到了大门外,那三个总旗不敢靠近,便只有姚仪和马应祥上前通名报姓。
在北镇抚司门口,姚府尹的名头还不如忠贞侯好使,那守门的小旗听说是秦家后人,便立即答应进去通禀。
不多时那小旗又去而复返,表示郑佥事两日前领了差遣,已经离京公干去了。
姚仪和马应祥大失所望,只好带着那三名总旗去了相熟的店家庆祝。
…………
与此同时。
另外一座大明燕京城内。
郑经坐在乾清宫主殿的金丝楠木大梁上,把眼珠子扣下来狠狠揉着眼眶,嘴里嘟囔道:“到底是特娘的这东西有问题,还是真有麻烦要找上老子,怎么眼皮老是跳个不停?”
这时一条飞虎爪搭在梁上,紧接着便有人顺着绳索爬到梁上,冲着郑经半跪拱手道:“指挥大人,那伪帝果然是别有用心!”
伪帝指的自然是这个世界的嘉靖皇帝。
虽说不管哪个版本的嘉靖皇帝,都称不上是蠢人,但你无魔世界来的普通人,想要跟能驭使鬼神之力的超凡力量抗衡,哪那么容易?
借着谈判的名头,最终那嘉靖皇帝还是落入了朝廷布置的陷阱,沦为了贯通两界的工具人。
因眼下通道还不稳定,大佬们不敢以身犯险,郑经便自告奋勇做了先锋。
这次除他之外,还带了四名千户随行。
其中两人‘护’在伪帝本体左右,另外两人则被郑经撒出去探查消息了。
如今听回禀,说是那伪帝果然另有算计,郑经嗤笑一声,顺手把手心里珠子塞回眼眶里,那青色的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转了几圈,便化作了与一只活灵活现的眼球。
这东西本是一对,这只给了郑经,另外一只给了陈梦雷——毕竟是新科状元,总不好让他一直保持独眼龙的模样。
“说说吧。”
郑经懒洋洋的问道:“那伪帝到底搞了什么花样。”
就听那千户道:“他上月底下令,把张相……是这个世界的张相诛了九族!”
“什么?”
郑经不自觉坐直了身子,他虽然早就猜到,那伪帝不可能会老老实实,把自己统制的大明拱手奉上,可却也万万没想到对方做的这么绝。
这分明就是早已打定了主意,绝不会放儒武大明的人进来。
可惜他最终还是棋差一着。
这大概也是凡人的通病,一边觉得神仙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一边却又总觉得自己的小聪明能骗过神仙。
默然半晌,郑经一挥袖子道:“再探再报。”
那千户答应一声,拆下飞虎爪直接纵身跃下房梁,等他从侧窗出了乾清宫,郑经脸上便重又懒洋洋的靠回柱子上,嘴里悄声嘀咕道:“也不知过两年,这事会不会在那边重演一遍。”
道阻且长【上】
祭祖仪式是在三月二十一举行的。
因周遭大多坟地被烧成一片焦土,为了不刺激到别人的敏感神经,赵峥已经尽量要求低调了,修缮也改成了简单平整。
但真等到了祭祖当日,规模仍旧是大大超出了预计,非但城西赵氏倾巢而出,连知府、同知、两位通判也都拨冗前来悼念。
对比当初赵父下葬时那凄凉的场面,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李桂英在丈夫墓前悲喜交加又如释重负,直哭的两只眼睛都红肿了,兀自流泪不止。
祭祖过后,她恹恹的在家养了两天,精神才算是好些。
因此一家人直到三月二十四才动身返京。
考虑到李桂英的身体状况和恐高的问题,再加上林林总总多了两大车行李,还有舅母和表弟要随行北上,所以这次就选择了乘车北上。
赵邦杰不愧是人脉广博的坐地户,赵峥只是同他提了一嘴,转过天两艘船就到了位,等到了通天河北岸,五辆大车也早早候在了码头上。
同样侯在码头的,还有行唐县巡检百户。
那百户带着人一路将赵峥护送到了县令府上,晚上行唐县的头面人物聚了个齐整,推杯换盏直热络到二更过半。
酒席宴间,行唐百户便说起北边官道上最近不太平,好像是有什么飞头怪作祟,瞧着是明眸善睐的女子,实则惯会呼魂摄魄。
赵峥早听赵馨、李芸说过路上见闻,细一打探便知是两个丫头闹出的误会,便也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