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610章 西入长安(1 / 2)

加入书签

未央宫,朝臣一身缟素,焦急地在殿外等待着。

来了来了!

门外有太监说道。

一道铁流疾驰而来,正是董卓手下的西凉精锐飞熊军铁甲军,首领正是李傕和郭汜。

少倾,董卓的马车驰了过来,马车的旁边跟着一员英武的将军,正是吕布。

马车停下后,董卓一身光鲜,挺着大肚子走了下来。

“恭迎太师!”

众人齐声喊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今是董卓的天下,他们该低头的时候自然要低头,不低头的早就没了。

恩!

董卓昂然点了点头,在众人众星捧月的拥护下走进了大殿。

吕布则率人亦步亦趋。

董卓不用脱鞋,他们自然也不用。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进了大殿,几名文臣立即站了起来。

“太师来了!”

为首的正是王允和蔡邕。

“子师,伯喈!”

董卓也笑着点了点头。

王允是董卓的盟友,也是群臣之首,自然不必出去迎接董卓。

蔡邕是个书呆子,一颗心扑在汉书的校订上,很少参加朝会,跟董卓没有什么冲突。

再加上人家是北地霸主郭嘉的老丈人,就算是董卓也不敢轻易的招惹。

公元一九二年,太皇太后董氏薨。

董太后历经两帝,对当今皇帝刘协有再造之恩,小皇帝自然是举国哀悼。

不过现在,当家做主的已经是董卓了。

皇帝虽然还是那个皇帝,但董卓却不是那个董卓了。

这厮权利欲极强,总揽了朝中大小事务,小皇帝就成了泥塑的神像,给高高的供起来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这厮还剑履上殿参拜不跪。

什么个意思?

东汉的时候大臣上殿面见皇帝是要脱鞋的。

为什么要拖鞋呢?难道是避免染脏了未央宫里面铺设实木地板?

当然不是。

那个时候的人认为光着脚上殿和祭祀是对皇帝和神灵的尊敬。

士大夫和将领都随身带着佩剑,这是一种身份和尚无的象征,上朝的时候要解下来放在门卫处保管,等散朝以后再取回来。

不仅如此,拜见皇帝的时候,要快步向前,自呼姓名。

比如说某个臣子去见皇帝,在未央宫外就要交出佩剑给卫士保管,来到大殿前要拖鞋,光着脚(也可以穿袜子)走进去。

看到皇帝的时候,要加快脚步,拜倒在地。

“臣某某某拜见陛下!”

或者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尖声喊道。

“某侯某将军某某某觐见!”

皇帝说平身,这位臣子才能归座。那个时代是没有板凳的,座就是席了,大家都跪坐在上面。

这是全套的流程。

但是到了董卓了这里就不用了。

人家上殿不需要脱鞋解剑,见了皇帝拱拱手说我来了就可以了,不用跪拜,也不用自呼姓名。

进皇宫自己家一样随意,进后宫更是不在话下。

貌似汉献帝的宫女嫔妃都被董卓宠幸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一下,优越感就出来了。

这就是待遇。

当然也不是董卓一个人的待遇,以前就有这种先例。

比如萧何,梁冀,后世的曹操司马昭等等。董卓这也是按葫芦画瓢。

在朝政上,董卓自称太师,罢免三公的职务,以王允为辅,总揽大权。

可以说,现在的汉献帝早就沦为了傀儡。

在处理太皇太后的后事上,小皇帝必须征得董卓的同意。

“拿孝衣来!”

董卓忽然喊了一声。

身后的吕布急忙送上了一个白衣。

董卓装模作样的披上了白衣,抹了几滴眼泪。

“太皇太后劳苦功高,自然要厚葬的为好,本太师要亲自扶柩送葬。”

太师仁孝!

众人齐声称赞。

当初董卓为扳倒袁隗,曾经认董太后为姑母,讨去了董太后的信任。

董太后见到这个乖巧的侄子也十分的高兴,毕竟双方都姓董,虽然八杆子也达不到一块。

从这点上来说,董卓还是董太后的晚辈。

听到董卓这么说,小皇帝忍不住长出了口气。

“一切依仗太师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的小皇帝也不敢忤逆董卓。

董卓哼了一声,道:“王司徒,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风光大葬!”

太师放心!

王允应了一声。

“伯喈,你是当朝大儒,这起草文书的事情……”

蔡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