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214刘锜与辛弃疾(2 / 3)

加入书签

锜在归隐湖南湘潭时,曾经留下一段轶闻趣事,虽为名门之后,但刘锜家财尽皆投入军中,再加上他爱兵如子,所得俸禄皆散于他人,因此身无余财,极为清贫,归隐后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但其天性好酒,经常到村中小酒馆小酌几杯,或为赊账,常常惹得店家喝三道四,刘锜不以为忤,常常苦笑着摇头叹息,这一日又触了霉头,刘锜感怀身世,叹息道“百万番兵,我只等闲视之,如今却被山野村夫耻笑,时也,命也?”回到偏僻小屋,刘锜便作了一首《鹧鸪天》:

竹引牵牛花满街,

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

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

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

十万军中挂印来。”

好一副恬澹自如,潇洒自在的心性,身前功名事,身后寂寞名,任谁能勘破功名利禄?而一身戎马倥偬、金戈铁马,立下千秋不朽功勋的刘锜看透了,任他清风徐来,白云苍狗,都只不过是惊鸿一瞥。昔日横刀立马的大将军,这种笑对人生,甘愿寂寞,不求闻名于乡野,达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又是何等豪迈?尽管这种豪情之后,多少让后人感慨有点薄凉,无奈,甚至有点愤然。

宋朝的武将充满人文情怀,大多都是词作好手,比如岳飞、宗泽、刘锜等人,真是让现代军人羞煞。刘锜后来虽被起用,但一生时乖命蹇,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再度调集大军南下,金人张牙舞爪,纷纷请命,但攻打刘锜军却无人敢领命,都被顺昌一战吓破了胆,气得完颜亮咬牙切齿,亲自统军与刘锜决一死战,此时刘锜却已病入膏肓,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在忧愤成疾中刘锜吐血身亡,后被宋廷谥为“武穆”,与岳武穆一样尊贵荣耀,可惜相较耳熟能详的岳飞,后人甚少知道刘锜的事迹。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金帝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一些长期受奴役和压迫的汉人忍无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声势最浩大的是山东境内的耿京起义。为了响应义军的反金义举,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被任命为掌管文书和帅印的掌书记。

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位叫义端的和尚。义端本身就是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地盗走了经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义端本身也是一小股义军的首领,是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理屈词穷,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的时候,义端真的骑马来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刀将义端砍下马来。义端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说:“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面对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份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肯听,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