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126节(2 / 3)

加入书签

的时候,关内还给瞿能送去了一批火药弹,因为这事,甘肃、嘉峪关等地的守将几次上书埋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并催促金陵早点输去火药弹以填补他们的损失。”

“就连驻扎在西疆乌鲁木齐的火药匠人,也收到了许可,准许在当地铸造火药弹以应对瓦剌。虽说这个许可晚是晚了一些,可凭借着当地储备,关内调拨与匠人制造,也足够瞿能霍霍下瓦剌了。”

朱文奎走至沙盘的西疆旁,将日月旗插在了昌都剌的位置,道:“西疆的军士都是高傲的,天山英烈碑也是高傲的,他们一定不会允许瓦剌什么都不留下,在西疆随意走动。儿臣相信,瓦剌会付出代价。”

朱允炆重重点头。

瓦剌一定会付出代价,只不过瓦剌的代价很可能比鞑靼轻多了。

大明是可以同时应对多场战争,拥有庞大的动员与支援战争能力,可这些能力,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若同时同力而为,大明办不到。

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瞿能打败了马哈木,瓦剌的族群与部落依旧不会被轻易消灭,瓦剌的失败很可能只是暂时的,给他们二十年时间,兴许又会成长为大明的威胁。

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

天气变得寒冷,冬日行军本就困难重重,后勤问题也很大,一旦遭遇大雪封路,很可能会陷入困境与绝境。

再说了,大明主要作战力量,精锐主力都用在了对付鞑靼上,在朱棣手中,而他此时估计都已经跑到北海去了,让他在这个时间点转而西征,去剿灭瓦剌部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长途跋涉,瀚海行军,又是大胜,主力军队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他们需要班师回朝,需要休整。而西疆本身的卫所力量有限,需要防控的区域很大,也很难抽调出大军去清剿草原。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给了瓦剌部落一个逃命的机会,蛰伏的机会。

朱文奎看着脸色露出担忧之色的朱允炆,笑道:“父皇,倘若瓦剌部落逃遁,儿臣以为这也是一件好事。”

“哦?”

朱允炆饶有兴趣地看向朱文奎。

朱文奎指了指杭爱山方向:“存在一个敌人,对大明来说未必是坏事。何况若是瓦剌全部被歼,燕王那里怕是会心有不安。”

“呵呵,燕王那里你不必担心,哪怕是天下的敌人都被消灭了,也不需要担心他。”

朱允炆自信地看着朱文奎,认真地说:“燕王对皇室的威胁早已解除。他现在的期盼,全都放在了朱瞻基身上,只要你对朱瞻基好,朕对朱瞻基好,他就不会有二心。一个人啊,野心被浇灭过,再想点燃,就难了,何况,今时不同往日……”

大航海的谜团

大海之上,一艘宝船带着五艘大福船吐着黑烟,缓缓接近津轻海峡附近的恐山山地。

赵世瑜坐在宝船的甲板上,享受着难得的暖阳。

因为附近山地的缘故,西北风只能偶尔吹起高处的旗帜,落不到甲板之上。

郑淮听到了气鸣的声音,拿起望远镜回头看了看,高处的瞭望军士冲着下面大喊:“是东南水师的船队。”

赵世瑜见距离上岸不远,便下令船队寻找合适地方抛锚。

船队停下没多久,徐安、王景弘的船只便追了过来,换小船登上赵世瑜的旗舰,众人见礼之后,徐安拿出了三份文书,递给赵世瑜:“眼下水师正在抓紧戡乱地方,诸多逃窜于山林之中的倭贼或被杀,或正在被杀。明年春,将完全肃清地方上残余抵抗力量。”

“考虑到眼下已是十月,许多事在文书中不能详尽说明,郑和、骆冠英、朱能等人一时之间走不开,经众人决议,我将先一步带部分人返回京师,你们的后勤事宜将交给王景弘所部负责。”

赵世瑜接过文书,将最上面的文书展开看了看,是王景弘接手虾夷地区后勤的文书,便点了点头,看向王景弘:“你也是经过大航海的船长,由你来负责后勤,我们放心。”

王景弘含笑,保证道:“你们进入虾夷地区,意在控制阿伊努人分散的人口与力量,将其同化为大明子民,这是稳定定远行省的大事,后勤上绝不会拖累你们。”

赵世瑜连连点头。

徐安看向岸边方向,笑道:“骆冠英没有选择琵琶湖与京都作为定远行省的府治之地,而是选择在关东平原,一个名为江户的地方选址营造府治衙署。”

赵世瑜想了想位置,称赞道:“江户那里确实是绝佳的地方,周围平原可供粮草,且有江户湾,浦贺水道作为屏障,将其作为水师驻地不比堺港差。”

王景弘搓了搓冰凉的双手:“京都已无人烟,选择那里现在并不合适,何况堺港都被毁了几次了,重建的成本和新建的成本相差不多。而江户地更居定远行省中央,向西南与东北距离相对更中间一些。”

赵世瑜刚想说话,瞭望军士便打出消息:“岸边有数十人,见大明船队而逃窜,似是倭人。”

“上岸走走?”

徐安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