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秦宫下四十五关注(2 / 3)

加入书签

出不舍,赵高暗眸微沉,该走了,他如今常常随侍嬴政左右,虽然以后见她的次数大概不会少,但难得有今天这样的机会独处这么久。

赵高拉上床边的帷幔,不让刺眼的日光打扰忘机,又替她掖了掖被角,动作看起来极为体贴。

他低下头,贴着她的耳朵,微微喑哑的低沉声音若有若无,“我什么都不问,他有事我会通知你。”====================================================

身着紫衣的青年,面带微笑,昂头挺胸,削瘦的脊背笔直,从容淡定地走到大殿中央站定,即使顶着周围人迥异的目光,也丝毫不影响他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文人独有的风流潇洒。

似乎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朝堂,也不过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韩非遥遥望向远处高台上坐着的男人,对方的视线也随即而至,两人仿佛有一种感应。

这其实只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但仅仅时隔数月,两人的处境却有了天壤之别。

韩非移开视线,弯下大半个身子,拱手行礼,语气并不热络,也不叫人觉得冷淡,只是不卑不亢道,“外臣韩非拜见秦王。”

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在秦国的朝堂上看见师兄韩非,李斯眼神极其复杂,隐藏在衣袖下的手指紧紧攥成拳,连掐破了自己的掌心都未曾察觉。

“不必拘礼,寡人盼这一天很久了,韩非先生。”赢政嘴角微扬,他脸上的喜悦之情并非作假,却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欣喜若狂。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到韩非着作时,那种惊为天人,求贤若渴,恨不得下一秒就引为知己的感觉。

所以,哪怕吕不韦虎视眈眈,罗网前仆后继的追杀在即,他也要乔装去新郑,不止是为了念念,也为了得到韩非。

看了一眼手中握着的《五蠡》,嬴政眼神微妙,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对韩非的到来就不再抱有过多的期待。

自从念念待在他身边,专心替他出谋划策以来,给出的建议和意见涉及朝野上下和内外,范围之广,成效之大,说上叁天叁夜也说不完。

只可惜她不肯出现在朝堂上,否则叁省宰相之位合该予她一个,至于后宫更不必说,她恨不得当个隐形人。

但现在这样也极好,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叁餐饮食,或者在夜里……嬴政笑意更甚,眼神里里满是愉悦和回味。

“先生这两个字,外臣愧不敢当。”韩非起身后再拜,但这样的态度明显与嬴政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嬴政的表情,他竟然毫不生气,李斯眉头紧皱,脸色骤然变得难看,旁人无法理解,但他是明白的,毕竟嬴政当初可是为了师兄韩非,冒着巨大风险亲自去了一趟韩国,还没把人带回来!

而今时不同往日,嬴政一道敕令,秦军压境,韩非就只能乖乖入秦,这不止会产生出得到觊觎已久宝物的满足感,更会产生出权力衍生而来的成就感。

就比如现在,赢政得到韩非之后,没有单独召见他促膝长谈,而是和诸位大臣一起在蕲年宫接见,直接让韩非成为全场的焦点,简直就像一个“战利品”。

此举意在让所有人明白,普天之下,只要是秦王嬴政想要的,就没有秦国得不到,办不到的,根本就是光明正大地对六国进行示威。

他能够想明白背后的深意,不代表他能够接受!李斯冷冷地看向韩非,为什么不管到哪里,韩非总是要压他一头?

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比韩非更优秀,他才不远千里来到秦国施展才华,他的仕途好不容易走上正轨,韩非便作为嬴政权力象征的存在也来了秦国。

这样一来,不管自己在嬴政面前如何表现,都比不上韩非一个外臣,只因为韩非是嬴政想方设法得到的,而他则是主动送上门的,除非——

除非让权力象征的存在变成动摇权力的存在,让嬴政明白他跟韩非在根本立场上对立,韩非永远不会忠诚于他。

李斯选择性忽略了他跟韩非之间在才华上的差距,而他眼中流露出的嫉恨和私底下的小动作,最终也被不同的有心人尽收眼底。

剧情碎碎念:

罗网最早设定李斯为首领,又改成李斯只是表面负责人,最后改成了历史比秦国还长的远古组织。

个人认为罗网是伴随秦灭六国一起变强的,从吕不韦开始,以他的杂家思想为底,广泛吸纳六国人才[杀手],最后才变成秦时中的更胜诸子百家的超级组织。[诸子百家与罗网刚好相反,有很强的地域偏向和国家立场,对比罗网,单个门派实力不占上风挺合理的]

韩非之死早期设定由李斯(罗网)和阴阳家推动,但因为秦时吃书,李斯不再代表罗网,罗网反而被摘出去了,而且历史上最后弄死李斯的是赵高,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算帮韩非报仇了。

赵高:?不用谢

真的在提速,除了必写的第叁方剧情,全部跳过,只用知道文里秦国比正史里的强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