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122节(1 / 2)

加入书签

李知庆知道他的意思,这般年轻的女娃,一登基就把身边能用的重臣贬谪出去,能当好一个皇上吗,会担得起如今的大梁吗。

如果是太平盛世,新皇年幼无能些也无妨,至少大臣能用。

可大梁内忧外患,连年的天灾造成了如今的乱世局面,也因境内不安,境外敌人才蠢蠢欲动意图强攻。

这种情况下,小皇上不能赏贤使能就罢了,还听信谗言把绊倒梁佩的冯阮贬到东北去了。如今朝上,怕是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

在知道江南神女之后,她还怕皇位受到影响,竟亲自带沈家公子出京,并让沈琼花带大军随后。

这种行径,怎么看怎么儿戏。

这般下去,各地纷乱非但不能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到时候大梁乱起来,大梁土地还不是被人随意吞噬践踏。

可怜冯阮,被贬后还一心念着新皇,信中多番强调,让她忠君护主。

李知庆叹息,侧眸朝屋里看,“她要是个寻常人家的孩子,该多好。”

身上没有家国重担,就这般文气温和,哪怕没有出众的才能,也能平安顺遂一辈子。

可惜,她不是。

她不寻常人家的孩子,也不适合坐在那个不适合她的位子上。

“走吧。”李知庆收回目光。

李夫郎提着灯笼走在她身边,伸手搀扶着她,心疼的低声道:“你这老毛病又犯了,要不然明日歇歇再出去?”

她也才四十岁啊,只要阴天下雨就像个七八十岁的老者一般,走路蹒跚。

“歇不得,都走到这一步了,哪里能停下,”李知庆摆手,只道:“把那止疼的药再给我煎上一副。”

吃了晚上才能睡着。

李夫郎想劝,但对上李知庆拧紧的眉头又叹息着没说什么,“你说你,一个知州,何苦呢。”

李知庆笑了,“这话不对,正因为我是知州,才要操心这些。”

她要是个普通百姓,就是想操心都没用。

走出这边庭院,前方暗处才显出来一个身影,是十二侍卫之首苍黄,“大人,她们路上没留记号,想来能拖住沈将军一段时间。”

用州府之兵去对抗沈琼花的大军,无异于螳臂当车自寻死路。

李知庆算着时间,“应该够用了。”

她对苍黄说,“跟其他人说,小皇上已经到了,而沈君牧正好病倒,要想成事,尽早行动。”

苍黄应,“是。”

李知庆说这些的时候,全程没避讳自家夫郎,等苍黄离开,她粗糙的手才握住李夫郎微凉的指尖,“你可怪我?”

“不怪,”李夫郎昂脸看她,眼里水光晃动,哽咽说,“谁让咱们是妻夫。”

只是,李夫郎低下头,“连累了静儿。”

提到女儿,李知庆脚步都沉重不少。

李静,两人的女儿,今年十八岁,自小不爱说话不跟人交流,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摆弄些花草,也是外界说的——

神女。

用她给的种子并按她的种植方式种出来的作物,比同品种的作物更耐旱耐寒还抗虫。作物能好好存活下来,收成自然可观。

也因李静这项本事,李知庆这个神女的母亲才成为神女一事的一把手。

短短半年来,便有不少制造纷乱的领头人过来跟她联络。众人商量盘算着,既然新皇无能朝廷无用,不如索性谋个大的,用神女造势起义反了。

有能之人才配坐在那把椅子上,与其让小皇帝嚯嚯朝堂,还不如换个人,这样百姓也能活得下去。

这个念头一出来,便怎么都压不下去,尤其是宗室梁佩被关,紧接着冯阮失势,如今朝堂能用之人几乎没有,这是上天给她们的机会。

江南这边远离京城,原本还忌惮着梁佩跟冯阮,地方官员不敢有动作,现在两人没了小皇帝年少,她们胆子大起来,官匪联手已然是寻常。

就在这个时候,李知庆的侄女柳云桑发现李静的特殊之处,跟李知庆商量能不能用李静铤而走险,把意图起义的人聚集起来为她们所用。

从这开始,江南有神女的事情才往外传播起来。

其中李知庆提议,借冯阮之手,引小皇帝南下,趁机除掉她。

现在小皇帝人在府衙,沈君牧生病昏睡,她们身后的沈琼花一时半会儿赶不到,正是起义者下手的好时机。

“公子怎么样?”屋里, 报春问大夫。

“受了凉起的烧,”大夫收回把脉的手,走到桌边拟药方, “我把药开好, 你们抓来煎给他喝, 一天两次。他年纪轻, 像这种烧只要退了就没事了。”

李钱连忙走到桌边将桌上茶盏收到一边, 又把油灯端过来, 方便大夫拟单子。

大夫起来后, 梁夏坐回床边, 把沈君牧露在外面的手塞回薄被里。

沈君牧可能有所察觉, 昏昏沉沉中手指虚虚握着梁夏的食指, 力道不大带着依恋,梁夏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