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443节(2 / 2)

加入书签

中的长矛挥舞得虎虎生威,好像年轻时一样。

庞煖被军阵层层护在中间。

他站在战车上,看到了王龁的冲锋,心头突然涌起一股悲凉。

同样是老将,同样是选择埋骨之地,他们和自己大不相同。

庞煖不敢亲自冲锋,只能龟缩在最安全的地方。

不是他怕死,而是他知道王龁死后,秦军之中肯定早就安排好了替补的将领。若自己死了,赵军就是一盘散沙,连个收拢残军的人都没有。

他可以死,但他想把这些赵人带回去。

这些赵兵不是自己想要来燕国,更不是自己想要成为燕人的仇人。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被强征而来,被强征的时候就已经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自己应该把他们尽可能地带回去。

庞煖撸起了衣袖,亲自擂起了战鼓,为突围的赵军助威。

小伙子们撑住,只要击破秦军,我们就能回家了。

赵军上下一片肃穆,虽然遭遇多次骚扰,面临如此绝境,也士气坚若磐石。

因为秦军挡住了他们回家的路。

不为赵国,更不为赵王。

回家,是他们此刻所有人心里共同的信念,也是唯一的信念。

就算是秦军的兵锋都挡不住。

……

朱襄带孩子“迷信”陪伴。

他相信,孩童虽然对幼年没有记忆,但会有“本能感觉”。幼年的安全感对孩童非常重要。

所以他经常将扶苏抱在怀里,就算在做事的时候,也把走路不稳的扶苏绑在身后,不断和扶苏说话。

以前别人带扶苏,秦王政都是偶尔去看一眼。

朱襄带扶苏,秦王政几乎天天都要来看一眼,然后嫌弃舅父太过溺爱扶苏。

至于连伺候菜地的时候都要把扶苏绑在背上吗?舅父你也不嫌沉。

朱襄笑道:“我以前也是这样带你啊。”

秦王政:“……”

他想起幼年的黑历史,再次黑了脸。

或许朱襄这样带孩子确实有些道理,扶苏吵闹的时间少了许多。

朱襄不断夸赞扶苏是乖巧宝宝,不仅晚上几乎不折腾,平时也很少吵闹,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不去折腾长辈。

“不愧是政儿你的孩子,像你。”

听了舅父的夸奖,秦王政虽然仍旧满脸嫌弃说扶苏和他一点都不像,嘴角还是略微往上勾了几个像素点。

快到抓周的时候了,朱襄开始训练扶苏。

抓周的习俗本是从三国时期吴国开始完善。之前抓周脱胎于先秦的“占卜”,有贵族子弟在家中孩童出生时,放上玉璧等物品,让孩童抓去,以占卜孩童未来,但还未形成一个固定的习俗。

但朱襄不知道。

子楚将幼年时抓到的玉玦赠送给他,他就以为这时代已经人人开始抓周。于是入秦后每当秦王或者相熟贵族有新子嗣诞生,他都问别人抓周的事。

朱襄既然问了,秦王和他相熟的人就都办了抓周宴。后来荀子干脆把这个记载进“秦礼”中。

朱襄入秦十几年,抓周已经成为秦国的习俗。

这件事朱襄现在还不知道,他才是首创抓周宴的人。他仍旧以为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只是没明文规定。

都叫“抓周”了,不是“周礼”,这合理吗?

终于轮到朱襄举办(政儿举办就是他举办)抓周宴了,他兴奋不已。

秦王政本来只是想让扶苏去抓印章,谁知道自家舅父贪心无比,居然训练扶苏多抓。

朱襄戳戳扶

苏的小胖脸,教育甥孙道:“大人才做选择,小孩子什么都要。扶苏,桌子上的东西都是你的,你要尽可能地全部带走。”

胖乎乎的扶苏伸长着小短腿坐在桌子上,大脑袋不断地一点一点:“舅、舅父!好!”

秦王政嫌弃道:“他是我舅父,是你舅翁。”

扶苏才不懂什么舅父舅翁,他听秦王政叫舅父叫得多,所以继续跟着叫“舅父”。

朱襄也不纠正,只在一旁哈哈大笑,把秦王政气得去揪扶苏的小胖脸。

揪了一下,嗯,手感不错,再揪一下。

扶苏嘴一瘪,张嘴干嚎。

秦王政心虚地收回揪孩子脸的手,瞥了舅父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