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分卷(33)(1 / 3)

加入书签

在古代,要想把冬天的冰保存到夏天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因为干净的冰更不容易拿到,所以夏天里一碗简单的冰镇酸梅汁,那也是富人才能有钱享受的。普通百姓,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在夏天享用到冰块。

但是在知味茶楼,最便宜的冰镇酸梅汁,一碗却只要五文钱。只要花五文钱点一碗酸梅汁,就可以坐在一楼的大堂里,一边听着评书或者戏曲,一边喝着冰爽的酸梅汁度过一个下午。所以,自从知味茶楼开业后,不用杨凡特意宣传,茶楼一楼就是天天爆满。

而为了避免有人觉得他卖这么便宜,是因为冰不干净,杨凡开业第一天就特意当着所有人的面融了一块冰,然后分给大伙儿喝。晶莹剔透的冰块融化后几乎没有杂质,盛放在雪白瓷碗里静置半个时辰后,碗底依旧看不到一丁点灰尘。而大家喝了之后也发现口感甘甜,和山泉水一模一样。

杨凡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宣称:知味茶楼里用的所有冰块都是用山泉水直接冰冻的。之所以卖这么便宜,是因为我有一个很大的冰窖。再者是因为,我杨凡在抚远县安家,作为抚远县的一份子,想要给百姓们做点好事!

若大家伙不相信,只要付十文钱,随时都可以让掌柜开冰柜随意取一块冰融化试试。

杨凡的话给所有人吃了一个定心瓦,不管大家信不信杨凡的话,反正之后是没有人再找茬了。

知味茶楼的生意蒸蒸日上,杨凡口袋里的钱也是越滚越多。不过再多的钱也不能让他因为天热而感到的烦躁减少。最后受不了的他,干脆提着行李跑去了十里坡避暑。

曾经绿波荡漾的十里坡,现在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意葱葱的农田以及壮观的梯田。而杨凡的山庄也已建了大半,离河边不远的水塘也已挖好。

占地三亩的大水塘,经过半个月的曝晒之后,现在已经蓄满了水。杨凡打算在水塘里放养鱼虾,再种上荷花。

杨凡不懂养殖,古人也习惯从河流v湖泊中抓河鲜吃,少有人养殖。所以杨凡打算用放养的方式,反正他又不靠养鱼赚钱。不过种荷花却不能太随意,因为荷花种好了,既可以收获莲子又可以收获莲藕。这两样都是酒楼必不可少的食材。

除了这块水塘,山上的果树也种上了。想到过两年,这片庄园里,欣欣向荣的场景,杨凡就觉得很兴奋。

当然,现在对于他来说,这里适宜的温度才是最让他欢軎的。

夜风徐徐,睡在冰凉竹榻上,盖着薄被一点都不会热。白天,只要不在大中午出门,在家扇着扇子,吃着水果,喝着冰品。那曰子是舒坦的杨大少忍不住哼起歌来。

不过杨大少是个闲不住的人,只住了两天,他就觉得无聊了。虽然整个庄子人不少,但是农户都要下地干活,而工人也是天天都在忙着建庄子。只有他一个人无所事事,每天处理完公事,就闲的四处晃荡。

好在他住了几天后,刘一正带着林家两兄弟也跑来了庄子。

裴宁远帮忙购买的草药种子第一批已经送到,刘一正查看之后发现质量不错,决定先种下。最近迷上学习草药的林墨竹,想到杨凡也在庄子,于是便跟着刘一正跑来了。他来了,自然就把小墨非也一起带来了。

见到他们,杨凡也很高兴。

庄子里相对凉爽的温度让刘一正也很满意,于是干脆决定住下来了。然后每天就带着林墨竹往山上跑,有的时候杨凡有空也会跟着去看看。

刘一正对这座山的环境很满意:这里适合几种珍责草药的种植。要是能养成,等个年卖掉,赚的钱可不比你那茶楼少。

对于杨凡赚钱的能力,刘一正也是相当的佩服。小小一家茶楼,就卖那些冰品,每天都不知道赚多少。感慨之余,刘一正也好奇杨凡到底是怎么保存下那么多冰的?

杨凡并没有因为刘一正的话露出欣喜。他赚钱只是因为兴趣,并不是真的那么爱钱。找刘一正合作种草药也只是突发奇想而已,并没有指望能赚多少。真要能和刘一正说的那样,种成了珍贵草药,赚了大钱也好。养不活,赚点小钱也不错。

而刘一正也是清楚他的这个想法,所以才对他更加赞赏。

两人交谈中,杨凡看到一只灰不溜秋的动物从眼前窜过去:野兔?

好像是。林墨竹也看到了。

这座山里的动物好像不少。刘一正捋着小胡子,刚才上山的时候听到好几次野鸡的叫声。

杨凡则面露遗憾:没带工具来,要不然可以抓两只加餐。

见林墨竹表情有些失落,他又接着道:要不我们明天干脆来野餐?以前他也有参加过野外生存训练,背着帐篷和一些基础的生存用具在原始森林里待了三天。为了填饱肚子,做陷阱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杨凡的提议得到了林墨竹和刘一正的大力支持。林墨竹是新奇,刘一正则纯粹是吃货本性。

于是第二天,三人出发时带上了不少工具,随便把粘着林墨竹的小墨非也给梢上了。

这座山因为离村镇比较远,一般很少人会来打猎,所以山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