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163常山中军真倜傥(上)(1 / 2)

加入书签

臧霸召陶商相见,索要军粮,备军南下。

这且不需多讲,却说赵云率部西袭,三战三捷,向下相城疾进。

下邳郡境内有两处天险,一个是淮水,一个是泗水。

所谓“淮泗”,泗水是淮水下游最大的支流,故而这两条河水经常会被连称,以此代指此两水交汇处的彭城、下邳、东海、广陵等徐州地域。

淮水大体上是由西而东,泗水则大体上是由南而北,换言之,也就是说,淮水是东西走向地贯穿了下邳郡,而泗水则是南北走向地贯穿了下邳郡的北部地区。

许仲等从东阳入下邳郡,首先面临的就是淮水之险,过了淮水之后,因为下邳郡的郡治下邳县在泗水的东北岸,所以,要想进攻下邳县,还需要渡过泗水。这也便正是荀贞为何在遣了许仲一部之外,又单独遣了赵云一路,从广陵最西北边的淩县出发,攻入下邳郡的主要原因。

因为,淩县不但在淮水以北,并且也在泗水东边,自淩县出,不仅不需要面对淮水的天险,也不需要面对泗水的天险,亦即是说:主要拔下下相县 ,就可以直接进攻下邳县。

——那么说了,为何不索性全军都从淩县出发?这却是因为淩县是广陵郡内除了最东北角的海西县之外,唯一一个既位处在淮水北岸、又与下邳相邻的县城,而且淩县与广陵内地之间除了有淮水为阻外,还有洪泽湖的湖群相隔,实在是道路不便,不利部队、军需等的输送,因而,只能把这里当做是出“奇兵”之地,而无法把主力部队从这里运送出去。

总之,赵云这一路兵马实为广陵的“奇兵”,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占取下相,从而可以一方面减轻许仲等攻打夏丘等地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接应许仲等渡过泗水。

赵云对自己的任务很清楚,他心知,下相是必须要打下来的。

如果他攻下相不克,那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将会打乱荀贞的整体部署,势必会影响到接下来整个下邳战局、乃至整个徐州之战的走向。

而荀贞能把这个重任交给赵云,其实本身也就代表了对赵云的信任。

赵云自不会辜负荀贞对他的这份信任。

也所以,由淩县出兵之后,从进入下邳郡境始,赵云就鼓足了劲,一路激励士气,逢战身先士卒,虽迎小敌,亦出搏虎之力,乃三战三捷,下相已然在望。

因为下相紧临下邳县,地势重要,故而城中守军却非淮陵等地可比,不止有下邳的郡军,还有陶谦早前遣来的徐州军和丹阳军各一部。三部军马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当然便是丹阳军。

荀贞也从丹阳募过兵,赵云深知丹阳兵着实能战,不可小觑。

因此之故,眼见下相在望,他虽表现在外的是猛烈宜奋,而心中却实是愈加谨慎。

离下相二十里时,他接连遣出精干斥候,仔仔细细地侦察前方可有敌人的埋伏。在得报无伏后,他仍不敢大意,提着十分小心,命兵士行军中仍保持阵列,又广散游骑,随时警惕。在诸般小心下,这日下午,他率部顺利抵至了下相城外。到了城外,他立命筑营。

筑营同时,仍警戒城中,以防守军趁机杀出。

却是:直到营垒粗成,仍不见守军出来,只是城头上的防御更加严密了许多。

赵云这才松了口气,召来部中军官,商议攻城事宜。

下相沛国境内有条相水,西流到此而至,此即“下相”得名之由来。和徐县不同,因为守军的兵力充足,所以在下相城北,屯了一营守军的人马,要想攻城,就先得把这支敌军打掉。

斥候早已探清,这支城外的守军约有八百多人,六百多步卒,两百多骑卒。

赵云率部来到时,这支城外的守军虽然没有趁他方到、立足未稳之机展开突袭,但却也和城中一样,加强了守御戒备。外有坚固的壁垒,内有警戒的兵卒,城中的守军又随时可能出来,硬打的话,恐会不易。那么,就只有想办法把他们调出来,野战击之以取胜。

怎么调出来?

只有一个办法:攻敌之必救。

打它必须救的地方,让它不得不出来。

目前来说,有两个地方是下相县内守军必须救的。

一个自是下邳县,这里是郡治,笮融所在的地方,如下邳县遭到攻击,下相的守军肯定是要救的。另一个是下相西北处,泗水的一个渡口,这个地方,也是下相守军必须要守住,不能丢失的,因为如果此渡口丢失,那么许仲的部队就可长驱渡泗,后果不堪设想。

下邳县,不是赵云的选项,他的兵马不够,便是作势去攻下邳县,下相的守军也定然能看出这是他“调虎出山”的计策,所以,便只有作势进攻泗水渡口这一个选项了。

赵云对部中的诸军官说道:“今日把营垒筑成后,我部不取攻势,而采守势,然后於明日遣军出营,往下相城西北的泗水渡口去,做出我部‘今来下相不为攻城,而只为夺渡口’之态势,从而迷惑城中、城外的守军,调他们出来,於半道击之!然后,再全力攻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