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69孔公绪郁积染病荀贞之喜得麟儿(1 / 2)

加入书签

董卓“被士人伤得太深”,决意倒行逆施,不听贾诩劝说,坚决不肯送还荀爽的灵柩。

他给荀贞回了封信,在信中自言道:“昔伍子胥日暮而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今吾为天下所赍恨,故无人望之可惜。”

读完董卓信中这两句,荀贞也不知是该说他“自暴自弃”的好,还是该说他成了一块“滚刀肉”的好,总之没有了办法,只好遣人去找徐荣,而果如他之所料,徐荣婉拒了他的请求。

荀爽堂堂国家三公,死后却无法归乡下葬,不能入土为安,本朝以“孝”治天下,在重视孝道的当下,对荀氏族人而言之,这是一件憾事,也是一件恨事,可却也无可奈何。

荀氏家在颍川,颍川士族和荀氏来往着甚多,有姻亲者也甚多,荀爽学高望重,乐於提点后辈,其本人在颍川的德望也非常高,董卓不肯送还他灵柩归乡的消息传出,却是激起了很多颍川士人的义愤,一些原本惧怕董卓,不支持荀贞、孙坚以颍川为后方讨董的士人也因而改变了立场,转以支持起了荀贞、孙坚,——这倒是荀贞事先没想到的,亦算“收之桑榆”了。

虽是战乱之时,道路不宁,来吊丧的各地士人仍有不少,直到五月下旬,荀氏族中才正式举行了荀爽的下葬仪式,——因为荀爽的灵柩没能归来,所以这个下葬,只是仪式性地下葬了几件荀爽以前穿过的衣服、冠带,乃是个衣冠冢,至若真正的下葬,也只能等到世道稍微太平,或者董卓败亡后,在等到可以迎回荀爽的遗体之后才能进行。

荀贞和荀爽的血脉关系较远,不及荀彧、荀攸等,可他是目前荀氏族中官位、爵位最高的一个,而荀爽无子,所以此次荀爽的葬礼,却是以他为主导而进行的。

参加葬礼的有颍川本地士人,有汝南、南阳、陈留、陈国等周边邻郡的士人,荀爽病故的时候是国家三公,因此除了没有出仕的士人、名士之外,还有许多地方州郡的官吏或亲自到来吊唁,或遣人代表出席,孙坚作为颍川太守,是肯定参加了的,孔伷以豫州刺史之身,按说也是该来的,可他厌恨荀贞,所以没有亲来,称患了病,派了他府中的从事孔德代表参加。

孔德虽是孔伷的门下从事,可因为之前一系列的事情,本就已觉得孔伷不似人主,只有空谈只能,无实干之才,而认为荀贞明智神武,是个将来能够成事的人杰,加上荀贞前些时以区区两千之兵就逼退了陶谦,解了彭城之围,现下对荀贞更是观感不同,所以对荀贞的态度极是恭敬。程嘉私下里问他:孔伷自称有病,到底是真是假?他也丝毫不做隐瞒,如实回答说道:自归州府之后,豫州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此次未能亲来吊唁,确有身体不适的缘故。

除了孙坚、孔德等外,二袁、曹操等也遣了人前来吊唁,陶谦闻讯后也派了人来,此外,还有留在颍川的阴修也参加了荀爽的葬礼。

葬礼举行完毕,已是五月底,即将六月初。

因为董卓不肯送还荀爽的灵柩之故,许仲、乐进、江禽、陈到、陈午、辛瑷、臧洪、刘备等等诸将,包括远在广陵的陈褒等人,以及戏志才、程嘉、郭嘉等等文士,本着“君辱臣死”的心态,俱皆气愤填膺,在葬礼结束后,相继上书荀贞,都请求进兵,与董卓死战。

荀贞召荀攸、荀彧诸人,对他们说道:“将士虽愤,可如论‘愤’,他们又何及你我?我恨不得现在就提兵进击,与董贼一决死战,奈何六月季夏,暑热难当,实非宜战之时。昨日文台与我商议,他说不妨且先等到秋收之后再进击决战。……卿等以为如何?”

秋收后进击决战有三利:一来,通过秋收,府库可以充盈,军粮无需担忧;二则,随着秋收的结束,天气会渐渐变得凉爽,利於兵马进战;最后,董军现在已经心浮气躁,再等几个月,等到秋收结束,想来他们的士气会更加低落,战争的进程也就会更有利於荀贞、孙坚这方。

荀攸、荀彧等人皆明智之士,自然晓得“将不可因怒兴兵”的道理,所以虽是对董卓咬牙切齿,可却也还都是同意了荀贞的意见。

於是,暂就定下秋收后出兵进击。

荀爽病故,是为一悲,时入六月,又来一喜。

这日,荀贞正与孙坚在帐内议论近日来的颍川郡内情况,帐外进来一人。

荀贞看去,这人却是认得,乃是姚昇的一个老乡,现在广陵郡府听命用事。

大老远地从广陵跑过来,来之前又无书信先到,荀贞不知他此来是为何事,心头一跳,首先想到的是陶谦,心道:“莫不是陶恭祖又有什么异动?”

再细看去,见这人虽是风尘仆仆,但脸上却满带喜色,荀贞转念一想,想起了一件事,心道:“莫非、莫非是?”强自抑住心头的情绪波动,徐徐问道,“卿怎么来了?可是广陵有事?”

这人拜倒地上,大声说道:“恭喜府君,贺喜府君!”

“噢?”

“夫人於五日下诞下一子,子重十四斤十二两,母子平安!”

孙坚从席上站起,哈哈大笑,冲荀贞一揖,说道:“贞之,恭喜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