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93惊闻曹操兵乱亡从来英雄重英雄(2 / 4)

加入书签

疑看错,揉了揉眼,连看了几遍,发现自己没看错,这道密报中确是明明白白地写着:风闻曹操死在了乱中。

曹操一世之杰,却怎么可能死在了此时?

荀贞震惊非常,心道:“难道是因我之故?什么蝴蝶效应?”

曹操去豫州募兵,并因叛乱而被传身死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袁术还为此幸灾乐祸地给留在洛阳的曹操家眷去了封信,将此事告之了卞夫人,可荀贞前世读书时没有读到过此节,所以在骤然得了此讯后,却是难免会怀疑到自家身上,惊疑是不是出现了“蝴蝶效应”。

他在案后呆了半晌,把这几句话翻来覆地去看了十几遍,心里仍不能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曹操如真的死了,对荀贞的将来是有好处的,少了一个最强劲的对手,可荀贞与曹操相交多年,说实话,对曹操是很佩服,也是很喜欢他的,曹操如真的就这么死了,他还真是心里空落落的,若有所失。

“不可能!”他心中想道。

曹操怎可能会就这么死了?

还有,曹操一代人杰,就算现在还年轻,可能在能力上尚不及后来,可却也已经是领过兵、做过国相的人了,在治军理众、收用人心方面的经验想来应也已不差,以他的手段来说,他募来的那些豫州士卒又怎会出现叛乱?即使出现叛乱,也不可能刚到他手下就聚众叛乱啊?

想到此节,荀贞这才想起还没把乐进的密报看完。

他按住震惊、失落、狐疑的心情,耐住性子继续往下看。

乐进在讲完了风闻曹操身死之事后,又说了一点风闻到的曹操身死众散的惨状,再往下边,荀贞看到了他想看的内容,乐进道出了曹操所募之兵叛乱的缘故:原来却是因为豫州牧黄琬。

黄琬虽为清流名士,虽亦恶董卓行事,可他自到任豫州以来,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击讨寇贼、黄巾余部,所为者就是保豫州境内的安定,而曹操一个晚辈后生,一个逃出洛阳的骁骑校尉,却竟然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便光明正大地在他治下招募壮勇、聚众生事,他当然会很不满。

他是豫州牧,到任以来又兵威甚锐,所战皆胜,如今他这一“很不满”,根本就不用派兵去逐走曹操,只需把风声放出去,曹操募集的那些豫州人中难免就会有惧怕、后悔的,这些人稍一串连,那么在豫州的地盘上搞个叛乱、反叛曹操丝毫不是难事。

原来如此!

竟是因黄琬之故,曹操募的兵马这才叛乱。

曹操之前的那封信还专门说到黄琬,信中意思虽未明言,可荀贞也能看得出来,他显是认为黄琬是同道中人,所以才想在豫州募众,却没料到,这只是一厢情愿,而黄琬竟会对此不满。

可荀贞仍不相信曹操就这么死了。

他当即提笔,写了一道回信给乐进,命他再仔细探查,死要见尸,务必要搞清楚曹操究竟死了没有。

因了“风闻曹操兵叛身死”这件事,荀贞接下来好些天都没有心情去兵营检查操练,也没有心情处理郡务。

戏志才、荀攸、陈群、程嘉等亲近人见荀贞表现异常,为之奇怪,询问之,从荀贞这里听说了此事。他们和曹操的交情不深,有的都不认识曹操,然却皆知荀贞和曹操交情莫逆,见他情绪不高,茫然如失,整日为此惊忧,乃至寝食不安,少不了纷纷规劝。

劝也没用。

陈芷也劝他,陈芷怀有身孕,荀贞不欲她因此而担忧自己,稍稍调整了下心情,却亦忍不住对她喟叹说道:“曹孟德当世人杰,其人其能胜我多矣!故太尉梁国桥公在世时,曾说孟德:‘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今天下乱兆已征,孟德却竟兵叛身死?此事如真,天下英雄气将少五斗矣!我之伤忧,非仅仅是因孟德为我友,实也是为天下苍生。”

这话是荀贞的实话。

他现在虽已有了了不起的壮志,可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他也不知他日后究竟能否成事,能成事固好,可如不能成事,只要还有曹操在,那么曹操在原本历史上的功绩就还能出现,即使仍避不了百年后五华乱华的黑暗,可至少对当代的天下、对当代的百姓来说总归是件好事。

可若是曹操死了,遍数天下英雄,谁能再如曹操?

刘备固亦人杰,可军政之略不足,纵然志望再高,才能有限,也难更进一步地开拓进取。孙权固能守成,可也只不过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只不过是个“守成之子”罢了。

多日来的伤忧汇聚一处,窗外暮深阴暗,室内烛火幽幢,北风凄凉,瑟瑟的落叶片片坠落院中,适有寒雨阵来,侵袭人身,荀贞感从心来,铺纸研磨,挥笔写了一句诗出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本是想到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但这首诗虽然合景,也合乎他的心情,可却有两个地方需要略作改动,而他此时心乱,无心措辞修改,所以诗到笔端,却是写成了这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