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563章 羊圈(1 / 2)

加入书签

小女孩的母亲早己过了会相信童话故事的年纪,可是只要自己的孩子回来,童话故事也只有相信。

也许真的是兔爷出现,救了她的女儿,“能回来就好,好好感谢那兔爷吧。”小女孩的母亲含着泪说道。

小女孩心中想道:“兔爷告诉我,爸爸很快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就能一家团圆了。”

母亲并不相信她说的话,只是把她带进屋,问她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女孩一路上发生的事简直匪夷所思,所以方天行教她要是母亲问起,只管胡说,反正她是不信的。

那样的事情和方天行想的一样,母亲对小女孩说的话并不相信,但是也无可奈何,他只是觉得十分的荒诞。

最后只剩下一句话,“你的事情以后要告诉妈妈,不许说谎,知道吗?”

小女孩点点头,让母亲放心。

很快她离开了,对于小女孩的话她只当做是自己编的童话故事。

另外一边的方天行变成了马之后,在草原上驰骋,确实是风一样的感觉,不远处有个放羊的老倌,看到方天行驰骋草原,觉得他是十分的快意,无比的的自由。

在草原上驰骋,确实是自由的感觉,方天行只觉得是片刻的畅快淋漓,便从这种感觉中出来。

没有真正的自由,其他的马都是马群中生活,看起来自由自在,都并不是那么的开心。

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马群都是四处迁徙生活,马群中有一个头马,带领着马群前进,必须是马群中最强壮的马。

马群遇到野狼或者老虎的袭击的时候,会拼命奔跑,丢下跑的最慢的马,留给这些捕食者吞食。

可以说那个最弱的是被马群主动放弃的,他只能是被那样的情况下放弃,这是最自然的优胜劣汰,被放弃的最弱的只能怪自己太过废柴。

自然界物竞天择,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类世界有着另外的逻辑,整体上也是物竞天择,可又是充满了许多扭曲之处。

这些马分布在世界上广阔的草原区,由于长年昼夜栖息于草原上过群牧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吃苦耐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体格结实粗壮。

悖论是这样的,强壮的才有资格活下来,总会有几个不够强壮的,总会有的该死去,对他们来讲,是否太不公平。

方天行也有想过加入马群之中,只是那森严的制度让人觉得可怕,只有这样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社会的存在。

自然界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它的千姿百态。有些动物,它们的本领不足以使自己与其他动物有一对一的抗争能力,只好借助于群体的力量,狼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单只的狼见到野猪恐怕连逃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什么非分之想,但群狼似乎什么都不怕,这就是集群捕食的好处。

除此之外,集群也有其他作用,如极地生活的企鹅,常常是成千上万聚集在一起。因为它们身处的是冰天雪地的世界,虽然身上有着厚厚的脂肪,但集群无疑可以相互取暖,这种集群对御寒有好处。

猴子也集群生活,虽然猴子的灵活和聪明有目共睹,但它的弱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大型肉食动物如虎、豹等常常要把猴子当做它们的美餐,这就使得猴子们不得不联合起来以防不测。

在高高的树枝上,一只猴子手搭凉棚,原来是在放哨呢,这是对安全有利的集群。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集群,它们的目的都是互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弱者更容易集群,不过,集群的规模还要依据生存的空间、食物的丰富与否以及捕食者的数量和强弱来决定。

如果群内个体数量过多,有限的食物无法分配,有限的空间无法共享,这种集群就显得没有必要。

反过来,如果群内个体数量太少,不足以形成对捕食者的优势,也就达不到集群的目的,同样毫无意义。所以,群体的大小也要根据需要,这样才能对生存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的种类,根据自身的需要,会形成完全不同的集群规模,白蚁可以组成100万只以上的大群体,沙丁鱼也常常是成千上万聚在一起,但是,大多数集群动物只是几只、几十只或者几百只聚在一起。

有时候,当集群动物的群体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会出现分群的情况。

我们大家熟知的蝗虫,在群内密度达到极限时,一部分个体的翅膀会变长,飞翔能力会提高,为了能更好地生存,这部分蝗虫就主动出去,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不同种类的弱小个体,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会暂时聚集到一起,利用各自的听觉、视觉和嗅觉,来防范共同的敌人。

尽管许多动物有着群体的分工,组织和信息沟通,但动物群体生活的分工,组织和信息沟通是本能的,缺乏概念方式的建构。

人类群体生活和动物群体生活的本质区别是人,人类群体生活中的分工,组织和信息沟通不仅是本能方式的更是概念方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