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62节(2 / 3)

加入书签

送亲,队伍里的折损率都这么高。

丁醇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这趟送亲,队伍就是由他带领,盯着后面的人们装车的装车,上车的上车,之后,他又颇为复杂的看了一眼孟昔昭的那辆马车。

等所有人都准备齐全了,队伍也没拉出去,因为他们还在等吉时。

终于,旁边的内侍抬手,代表着吉时已到,丁醇这才吐出口气来,在内侍高高的唱声当中,挥了一下鞭子。

至此,送亲之路,才将将开始。

……

由应天府去匈奴王庭,最近的路,应该是走到出海口,坐船,经海岸线一路向北,不出二十天,他们就能到达匈奴的地界。

就算不熟悉海路,也可以走水路,经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也是现在的漕运之路,过山东、河北,到达幽州,然后再换陆路,如此,大约也是二十天到。

但谁让匈奴人一个个的都是旱鸭子呢,他们说什么都不同意走水路,认为走陆路就是最好的,哪怕每夜都要安营扎寨,他们也坚持这一点。

这就苦了随侍的众人了,在大齐地界里,沿途有驿站接待,那还好点,等进了匈奴的地界,到处都是草场,上哪找驿站去,就得让他们从前忙到后,给各位贵人官员安帐、拆帐。

跟别人不一样,孟昔昭在得知他们只走陆路的时候,反而松了口气。

没办法,他还是怕水,也不知道这点什么时候才能克服了。

送亲的队伍是这样安排的,最前方,是匈奴人,之后,是丁醇安排了一部分侍卫,和自己的亲兵带队,再之后,则是丁醇自己,以及太子亲卫。

太子亲卫就守护在太子车驾前方,太子后面,则是公主的车驾,公主之后,才是礼部郎中、孟昔昭等人的马车。

官员的马车后面,就是随侍们的队伍了,这些人没有马匹,都是跟着步行,十分辛苦,随行的辎重、公主的嫁妆,也由他们看管,这些大车是走得最慢的,毕竟要负重前行嘛,而队伍的末尾,则是丁醇安排的另一批侍卫,还有他带来的部分禁军。

和亲队伍,是不能带太多兵力的,不然会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感觉,这么长的一个队伍,稀稀拉拉的走着,能排出二百米去,全部人丁加一起将近四百七十,然而大部分都是伺候人的随侍,真正能起保护作用的,只有一百二十人,其中十二个是太子的亲卫,四十个是公主的侍卫,另有四十个是要跟着一起回来的侍卫,最后这二十来人,则是丁醇的亲兵。

就这么点人,却还是丁醇尽力争取来的。

原本按规矩,其实他连这二十多人都不该带,他就该一个人孤身上路,带着那些侍卫亲军就行了。

但在天寿帝改主意让他送亲以后,丁醇正纳闷这活怎么就派到自己头上了,一个参政府的丫鬟来到丁府门口,给他送了一封信。

信是孟昔昭写的,要他尽量多带自己的亲兵,至于缘由,说的是担心人手不够,路上会碰到流贼。

丁醇:“……”

哪个流贼这么胆大,敢抢劫送亲队伍,就是大齐人自己不出手,左贤王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然而丁醇左思右想,最后还是照办了。

一来,他欠了孟旧玉的人情,二来,他也欠了孟昔昭的人情,虽说送亲对其他人来说是个苦差事,但对当过主将、去过南诏的丁醇来说,这跟旅游没区别。

而且因着孟昔昭一句话,皇帝现在又开始用他了,不再是弃之不顾的态度,不管怎么说,孟昔昭都是帮了丁醇一个忙。

再加上……

丁醇忍不住的看向自己右后方。

詹不休换掉了那匹没精神的马,重新领了一匹才四岁多的枣红马,他穿着轻甲,认真而严肃的跟在自己身后。

孟昔昭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把詹不休调到了他的军中,丁醇虽说现在不是主将了,但他还是怀化大将军,名下是有自己兵的,虽说仍旧是个指挥使,但这待遇,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丁醇搞不懂孟昔昭为什么对詹不休这么上心,但送上门来的不要白不要,他立刻就把詹不休提成了管着一千多骑兵的统领,准备在自己前去匈奴的日子,历练历练他,让他收归这些人。

然而詹不休在得知这件事以后,却亲自上门找到他,跟他说,他也想去匈奴。

丁醇:“…………”

当时他就很疑惑,非常疑惑,这匈奴到底是个什么好地方,至于你们一个个的,都上赶着去吗?

其实这问题,詹不休也想知道。

在得知孟昔昭即将送亲之后,詹不休又收到了自己的调令,他坐在家里琢磨了片刻,感觉孟昔昭这是叫他也一起去的意思。虽然不明白孟昔昭为什么这么做,但他信任孟昔昭,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这才求到了丁醇身前。

孟昔昭和詹不休,这俩人在丁醇心里自然不是一个分量的,孟昔昭让丁醇办事,丁醇要犹豫,詹不休让丁醇办事,丁醇则一口答应下来。

最后他带来的这二十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