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2337章(1 / 2)

加入书签

但刘晋实行税务改制,设置税务衙门,采用强力手段征税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个,那些富裕的士绅、商人即便是赚了再多的银子,也不会交一个铜钱上来。

其次就是吏治改革和考核制度,将税收收入纳入了重要的考核指标。

尸位素餐的官员有,但大部分当官的还是想要往上爬的,自然而然就要按照刘晋这边的去做,积极、努力的配合税务衙门在地方征收税收,以提高自己的考核指标,获得升迁。

这些弘治皇帝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所以他一直以来也都是全力支持刘晋。

现在听到刘晋的话,弘治皇帝也是认真的思索起来。

自己是不是要给刘晋更大的权力,让他能够更好的贯彻制度下去。

至于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佀钟这些人来说,一个个都是皱着眉头。

这事情他们当然也是清楚的,甚至于很多时候他们都出面去替一些官员说法了。

他们很清楚,很多官员的情况,甚至于说他们自己,其实很多时候都还是老旧官员的做法,不思进取,不作为,很多时候都是最上面这些官员带头的。

“诸位爱卿,大家都说活吧。”

弘治皇帝扫视一圈,看了看在场的大臣,笑了笑说道。

要是以前嘛,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但是这一次年假期间所出现的诸多事情和问题,比如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冒着严寒返乡很容易出事,再加上路匪恶霸、黑店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刘晋最先提出来的,其他的官员难道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肯定有人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管这个事情,因为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这些老百姓的生死。

只要不出现饥荒、民变之类的事情,他们根本就不关系老百姓的生死,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老百姓的生死还不如他们踏雪寻梅重要呢。

此外,火车的开通,火车站这种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公共秩序、卫生很容易出现问题,可是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这个事情。

这显然是不行的。

时代变了。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的集中、城市的扩大,都会来到大量新的问题,这其中对于官员的及时反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出现问题要及时的去解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等问题变的严重了才来去想办法解决。

就好比如,如果类似于天花这样的疾病在城里面蔓延的话,如果没有及时的控制,整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要死掉多少人?

以前官员的那种作风,它能够去应对新出现的这些问题吗?

很显然,肯定是不行的。

不作为、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官员极有可能会对大明造成巨大的损失。

用个通俗的比喻来说。

以前的大明就像是一个牛车,慢慢悠悠,当官的无所作为反而是好事,只要能够清廉,维持地方安定与秩序就够了。

可是现在的大明就是轰隆隆高速前进的火车,速度很快,当官的作为驾驶员,自然是要精神集中、时刻准备应对各种各样突发情况,否则一旦火车翻车的话,损失就惨痛了。

“陛下,如今我大明正处于一个大时代的开端。”

“迅猛发展的工厂、作坊还有海外的贸易和殖民,还有我大明每年都在扩张的广袤土地,迅速增长的人口。”

“这些都是以往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故而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办法再借鉴历史,而必须要有所开拓创新。”

“治国之道首在治吏,官员也需要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这样才能够更好辅佐天子治理国家。”

刘健和身边的李东阳、谢迁等人互相看了看,见大家都让他站出来发言的意思,没有办法,只能够思索一会站出来发言。

他首先就是表面了一个态度,那就是现在时代已经在发生巨变,官员不能在和以前一样翘着二郎腿、喝着茶过逍遥日子了。

官员也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步,对官员的要求也要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治理好这个日益庞大的大明帝国。

“刘晋所制定的吏治改革和考核制度正是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利国利民的政策!”

“对于不作为,尸位素餐的官员,朝廷应该要给予惩治。”

“只是吏治改革和考核制度之下,官员的升迁注重政绩,官员个人道德并不重视,也是很容易出现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不择手段。”

“像在一些地方,有的官员为了修路、铺桥,强制要求地方的士绅和百姓出银子、出力来修建水泥马路和建新桥。”

“有些贫困之地,老百姓本就艰难,竟然每户要拿出十多两银子来修路、建桥。”

“这修路铺桥自然是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好事,但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