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xxxiaoshuow.com

第669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很重要,人是社会性动物,大部分人身处群体中时,便会产生安全感,而群体之间联系的越紧密,能够互相提供帮助,那人的安全感和底气也会更强,做事也会不自觉的强横。

就像现代家里面能够给支持的打工人,上班依然敢给老板甩脸色。

而那些父母挤不出钱帮扶,要一个人孤身打拼,甚至还得给给家里拿钱的打工人,那重担便会逼着他讨好上司,生怕自己突然被辞退断了生计。

京医院尚在建立,财物上的支持和未来如何也不好说,这肯定会影响女医们的底气,即便韩盈鼓励过她们,但在潜意识中,女医们还是会有要讨好长安人士才能生存下去的认知,而这点再加上面对人权势过高,腰很容易就会弯下去。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人与人的相处本质就是贴标签,是什么人,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而初始印象是确立自身标签的最好时候,立好了,剩下的路便越走越容易。

在韩盈印象中,汉武帝朝的臣子,极少数能够寿终正寝,大多会在政治倾轧中起落乃至丧命,甚至不是汉武帝,从汉初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情况,命运无常,韩盈也没有一直做几十年尚院的信心,如果女医立不起来,全靠她在背后撑着,那待到她失势之时,女医便会立刻垮台,跪回原来的样子。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女医们自立起来。

设立有利于女医们的规则,立好规矩,再用有利于患者的话术包装,以与过往医者完全不同的强势印象,让长安的人接受这点,那往后的日子里,女医都能立着治病,而那些权贵,不仅会以礼相待,甚至还要感谢她们。

只可惜这些东西,韩盈没办法讲的太明白,最后表现出来的,就像孔夫子议立了大功的仲叔于奚一样,可以多给封地,但不能给贵族用的马饰般,去抠一些寻常人觉得好似没什么必要的细节。

“罢了,还是多注意着点吧。”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什么都会的人呢?于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足够了,此刻多盯着几分就好,等事情走向正轨,接下来女医们便会自发的维护这套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到时候,韩盈也就不必如此费心,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土壤已经有了,能洞悉并熟练掌握这套规则运行规律的人才,终究是会出现的。

越靠近长安,韩盈的心态也越发平和。

走到现在,剩下的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她靠能力就解决的了,而要等待时机,这就得沉得住气,心态必须得平,不仅小事不能急,大事也得稳得住,不给自己压力,也不给女医们压力,就算是失败,大不了再来就是了。

汉武帝三十万大军伏击匈奴失败也挺过来了,她这点事情,哪里有什么可怕的!

上行下效,韩盈轻松的姿态,让初到长安,心情紧张的女医们也放松了不少,在客舍安顿好家眷后,便开始了养精蓄锐,而韩盈也收拾了一番,递上了奏书,等待进宫面见皇帝。

刘彻没让韩盈等多久,到达长安的第三天,她便再次踏入了未央宫。

一别四年,时光在刘彻身上还有些凝固,可韩盈的变化着实大了很多,如火淬炼过的铜器,沉稳,还带着华光。

这气质让刘彻有些惊讶,他还以为韩盈会有权高气傲的姿态——不足二十三岁的卿大夫,任谁不得傲气?

可她没有。

那,也得带着锋芒毕露吧?毕竟这几年她杀了不少人,就连长安私底下都开始称呼她为‘鹰隼’呢。

可她还是没有。

这可真是……不一般啊。

刘彻很清楚,韩盈不是什么天生不为外物所动的圣人,可正因如此,能做到这点反而更加艰难。

心中闪过无数思量,刘彻的面上却极为亲切:

“爱卿这几年舟车劳顿,可是辛苦?”

过往因为距离而拉大的忧虑,此刻随着靠近而逐渐消失,不过韩盈没有为此而放松,而是恭敬的回道:

“为陛下效命,何谈辛苦。”

“哈。”刘彻微微一笑,这几年下来,他对韩盈秉性还是很清楚的,见她如此,也便不再提,而是另道:

“黄河泛滥,江、淮十几郡本应减产,没想到如今不仅恢复,其总量还比水灾前要多一层,此事韩婴你厥功甚伟,往后如何,朕也记得,只是各地医属太多,已不能再拖下去,便先将你调来管理此事。”

四年的时间太短,需要女医推广的耕种方法和冬麦种,其实并没有完全铺开到江淮十六郡,粮食增产,还有一半是来源于韩盈趁着水灾的混乱,清理了一批地方豪强,将隐田重新分给了农人耕种的缘故,毕竟这些田地重新造册,是要缴税的,加起来,总量肯定会上升。

不过,这终究不是江淮十六郡粮产最多的时候,按照推算,如果不发生天灾,等三年之后的粮产总量,怎么还得再翻上两成,粗略估计,大概能多出千万石的粮食。

这个数量怎么说呢——

假如没有仓储和短途运输的损耗,那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